芙蓉文苑
回家的路
发布时间:2018-04-21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 阳子



  过了资江河,再往前走就可以看见老家的村庄了。母亲今年没怎么唠叨我,“你要是没时间,就别回来了。”话虽这么说,还是能听出里面有许多期待。我知道,如果我没回,她会很孤独,会不由自主跑到山坡上,望着我回家的路发呆。


  父亲在世的时候,她也会一个人提前几天,多次站在山坡上,去盼望我。终于,隔着很远望到了,她会赶过来,一定要把我手上的行李接过去:儿子,你回来了。要是有外人在,她一口一句满崽喊得我很害羞。


  父亲过世后,母亲更渴望我能回家陪她过年。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她就开始探问我的计划,我明白她的意思,每次都非常肯定地告诉她:放心,我一定回家。


  回家的路十年一大变,三年一小变。300公里,以前坐了火车坐汽车,坐了汽车再坐船,慢的时候还要在新化县城住上一晚。有一年坐闷罐火车回家,人挤人站了五六个小时才到新化。


  坐船过了资江河,到青山村还有6公里路,这条路我走了30多年。青山村有铁矿,开了家铁矿厂,这条路就是矿工用扁担担出来的,叫青白公路,以前的湖南交通地图上可以找到。现在不叫青白公路了,沙石路也变成了水泥路。


  第一次走这条路,我花了一个半小时,到家时天已经黑了,肩上背着5公斤苹果,在路上一个都没舍得吃,走到家却哭了:妈,我好怕。那一年我15岁。16岁的一天,母亲凌晨4点叫醒我,送我去赶第一班车。在黑夜里,我依偎着母亲,她牵着我的手。在漫漫冬夜,她扛着行李,一步一步把儿子送出山外,去远方追求她的希望。18岁时,我用积攒了一年的工资买了台17寸黑白电视机,也是用肩扛着从这条路走回家。


  如今,我儿子也是15岁,别说让他一个人背着行李在乡村走,就是他要吃什么,还要我去楼下超市帮他买。这就是年代的区别。


  有了车以后,回家看望母亲成为更容易的事,但我更喜欢以前回家的感觉,在艰难中,有了更多对家的渴望。


  现在,母亲已经老得不能站在风口,望她回家的儿子了,但我更明白,对于老去的母亲,儿子的回家,是她不变的等待和希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