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涉外法律服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省人大代表、民盟湖南省委常委、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潘传平说,应加快涉外法律服务建设,以便更好地开展对接“一带一路”。
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路桥房建等领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口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推进工业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意愿和需求十分迫切,湖南优势产业与之十分契合。这样的背景下,亟需专业化的涉外法律人员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目前,我省能够熟练地应用外语进行法律咨询、参与谈判、签订合同的律师不多,其中既具有专业和行业知识,又熟悉相关国际交易经验的中国涉外业务律师更是凤毛麟角。”潘传平认为,这既给律师培养指明了方向,也反映出律师培训目标和模式有待提高。
在潘传平看来,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实现湘企“走出去”,面对不同国家、地区区域法律制度之间及其衍生的问题,必须以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以专业知识研究为导向,以国家法律与政策为保障,以多边合作机制实施项目,构建多层次合作体系,通过最尖端、最专业的涉外法律服务团解决实际问题。
潘传平建议,建立由省政府牵头,省司法厅具体实施的专门涉外法律服务团。通过联合司法、商务、外事、法制等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主动推进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协助湖南企业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域开展投资、合作、创办实业、并购、融资等活动。
此外,潘传平还建议,由省司法厅牵头成立湖南涉外法律服务研究院,研究“一带一路”工程及其他重大的国家外交政策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构建全方位涉外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内地与海外律师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