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漫谈知止而进
发布时间:2017-04-22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江峡

  长沙岳麓书院讲堂两侧的廊柱上有一副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这副对联出自清乾隆时期山长旷敏本之手,意思是:“做事情的对错按照自己奉行的标准来判断,做了之后被诋毁或者赞扬由别人去评价,得失成败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君亲恩如何来还报,民物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贤的道统怎样传播,当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答案。”仔细品读,楹联既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又有“致仕归田、知止者进”的心境。

  衡山人旷敏本,其祖父仲常、父亲日章都中过秀才,因功名不显,便把希望寄托于他和弟弟敩本身上。兄弟自幼随父读书,相继于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二年丁巳科(1737)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不过旷敏本对仕途兴趣不大,在翰林院为官不久,便因病告归,潜心著述,人称岣嵝先生,成为清代名儒,也因之被誉为湖湘文化名宿。

  旷敏本知止而进,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未走仕途,而是潜心讲学,成为岳麓书院历任山长中知名的一位,灿若星河。如果他当时继续在翰林院就职,估计也如普通进士一样,做个县令州官,难以在清史上留名,更不用说学问精湛,出类拔萃,受时人称颂了。

  知止而进,是一种智慧,懂得适时放手,珍惜今天的拥有,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特别是在人生得意之时能够保持一份谨慎,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以退为进的策略,历来文武圣贤皆有典范。陕西汉中张良庙里,有一块石碑,刻“知止”二字,便是张良的自保之道。张良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天下初定,他便托病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在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张良因懂得“知止”,得以保全性命。

  而双峰富厚堂中,也有曾国藩起草的一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只自知。”在攻破天京、平定太平军后,曾国藩威震天下,当时部下劝他发动兵变,举湘军起事,北上称王,他写下此联,并解散湘军,自削兵权,送弟返乡,以释清廷之疑,既保全了曾氏家族,又成为一代名臣。

  知止而进,是一种敬畏,永远不忘初心,时刻心存底线,常怀畏惧之心,有所为更有所不为。孔子有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今天,无论是谁,至少都应敬畏三样东西:法、理、情。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一直广为传颂,一次赴任途中,杨震过去举荐过的秀才王密深夜造访,馈以重金,并表示:“现在已是晚上,没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杨震四知”一直被后人视为慎独的典范,昭示的正是敬畏的力量。

  知止而进,更是一种境界,先知止再知进,因欲进而知止,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明确目标更好地进。《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今天我们创业干工作也是一样,确立合适的目标很重要,盯住目标,善作善成,既体现一种精神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责任担当。

  知止而进,不是多么高深的哲理,一般人都能体悟得到,但能够真正做到和始终坚持的似乎不多。惟其如此,方显勇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