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协
循环经济探路者——衡阳市政协委员阳纯文
发布时间:2018-10-15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湘声报
分享

  他不断探索循环经济的创新发展,成功将困扰当地多年的“三废”变为造福于民的新资源


阳纯文5.jpg  


  □ 湘声报记者  李煜  通讯员 何彦昭


  28年风雨兼程,从一个打工仔到成功的企业家,阳纯文屡败屡战,用执着与坚毅逐梦未来。


  他心系家乡发展,面对困扰家乡多年的工业废渣、废砂、废料处理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将“三废”变成了新资源,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他不忘社会责任,全力支持慈善事业,不论是抗洪救灾,还是扶贫济困,都奔忙在一线,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诠释“为社会创利,为人民谋福”的人生追求。


  作为衡阳市政协委员,阳纯文在探索循环经济的路上,不断助力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


阳纯文4.jpg

  投资上亿元的二期生产线一角


  经磨砺:变废为宝开掘商机


  1990年,心怀梦想的阳纯文南下创业,在广东韶关市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工贸有限公司。


  凭着合法经营和勤劳肯干,阳纯文渐渐在行业里闯出一片天地,也因此获得了“韶关市创业能手”等多项荣誉,并成为韶关市湖南商会副会长。


  2006年,阳纯文开始转型做实业,但当时实体经济不景气,他多处的投资均以亏损失败告终。挫折并没有击败阳纯文,眼光独特的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一年后,阳纯文带着自己的团队踏上了回乡发展之路。当时衡阳县正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他毫不犹豫创建了衡阳湘雁矿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钾钠长石,并研发了全国首家钾钠长石深加工生产线,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


  公司运营渐入佳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之时,2008年一场罕见的冰灾却给了阳纯文当头一棒。冰雪压垮了厂房,封闭了道路,回乡的初次创业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事业遇阻,阳纯文仍不气馁,坚信“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没有被困难压倒。2011年,阳纯文创立衡阳旭辉陶瓷原料有限公司,进驻衡阳县界牌工业园,开始涉足陶瓷行业。


  在工作中,阳纯文敏锐地发现,工业园里大量积存的废料严重污染环境,而工业废料可以用来制造房瓦。他决定成立一家利用废渣、废料再生产的公司,变废为宝。


  2012年11月,顺势而生的阳光陶瓷有限公司正式进驻有着丰富瓷泥资源的界牌陶瓷工业园,与江西景德镇陶瓷研究院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界牌地区瓷泥矿山企业、陶瓷原料加工企业废弃的废渣、废砂、废料,组织技术攻关,研发配方,将“三废”等固体废物变成了新资源。


  阳纯文一手打造的阳光陶瓷,不仅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还解决了矿山企业和陶瓷原料加工企业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困扰该地区多年因“三废”而引发的尾矿安全和环保难题。


  如今,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创利税1500万元。伴随阳光陶瓷的发展,衡阳县界牌工业园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果敢的行动力,阳纯文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阳纯文2.jpg

  阳纯文的公司吸纳了多位贫困户就业


  创品牌:开辟循环经济发展新路


  5年来,阳纯文在实现循环经济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助力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


  历史上,界牌镇盛产瓷泥,蕴藏的瓷泥超过5亿吨,可以开采200年以上,是全国四大瓷器泥基地之一。这里的瓷器生产已延续了200多年,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此地生产的日用瓷“御温杯”,曾作为国礼送给外国政要,“中国界牌”成为驰名品牌,而且远销海外。


  位于岳临高速出口的界牌工业园,为当地陶瓷产业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衡阳县现有规模陶瓷企业11家,年产值达12亿元,税收6000万元以上,可满足4700余人就业。


  此外,在2017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3亿元的省重大产业项目——衡阳县界牌陶瓷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配套工程整体开发PPP项目,对完善园区功能、重振界牌陶瓷品牌,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阳光陶瓷落户界牌工业园的5年里,处理园区内废弃瓷泥达200万吨。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公司的陶瓷废料、废渣循环利用项目,为节能减排工程作出重大贡献,不仅推动界牌陶瓷由矿山开采转向瓷器生产,公司也成为界牌陶瓷产业体制转型和产业优化代表企业,还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生产方式,成为园区的“吸尘器”和“净化器”。


  在阳纯文的主导下,阳光陶瓷引进先进设备,将陶瓷废料粉碎作为建筑陶瓷原料,生产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工业陶瓷、生产陶粒等。在确保按国家环保标准排放的同时,杜绝污染物超标排放,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让阳纯文欣慰的是,自2013年11月公司第一条生产线建成并试产后,阳光陶瓷的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市场容量不断增大,2014年底完成产值2492万元;同年11月底第二条生产线建成投产,2015年完成产值4213万元;同年底第三条生产线建成投产。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2017年10月阳光陶瓷再投资3.98亿元,建成年产600万平方米的“秦砖汉瓦”古园林建筑陶瓷项目,占地200亩,现“三通一平”已全部完成,厂房、设备已陆续建成进厂,今年9月底已投产。


  项目建成后,可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00个,年处理废渣、废尾砂30万吨以上,并填补湖南及周边地区在该领域的产品空白。


  “要创新工艺技术,发挥产业优势,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打通整个陶瓷产业链的各个‘关节’,实现多赢。”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阳纯文颇有心得。


阳纯文3.jpg

  2017年,阳纯文在贫困户朱久顺家中了解其生活情况


做慈善: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2017年六七月间,湖南省多地普降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湘江流域告急。


  得知情况后,阳纯文毅然决定,停掉一条生产线,抽调部分生产、销售及管理人员购置救灾物资20余万元,动用车辆9台,组成了30多人的抗洪救灾服务队,分赴长沙、宁乡、益阳等地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抗洪救灾工作。


  “作为一名企业家,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分忧,为民解困。” 阳纯文说。


  阳纯文一直心系扶贫帮困工作。对身边的贫困户、五保老人,每年走访慰问;对大病致贫户、特困户,如国庆村沈湾组的朱久顺、象山村的汪林生、井头镇大云村县级扶贫点的贫困户捐款捐物,送去爱心,送去温暖。近年来,累计投入扶贫帮困资金20余万元。


  为响应政府号召,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推动象山、界江等村的“穿衣戴帽”工程顺利实施,阳纯文义无反顾地将公司产品让利于周边父老乡亲,使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让利额达80余万元。


  2017年10月,一位老农来到阳纯文委员工作室,给阳纯文送上了一面印有“扶贫济困、添砖加瓦”的锦旗。


  原来,这位老农是衡阳县井头镇大云村县级扶贫点的贫困户,之前因家中贫困,旧房改造后买不起瓦片,全家人面临日晒雨淋的困境。阳纯文获悉情况后,马上从厂里搬出价值1万多元的彩瓦,送到老农家,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2018年春节前夕,阳纯文带着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公司里因病致贫、因伤残致贫的特困职工,开展“春节送温暖”扶贫帮困春节走访慰问活动,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爱。


  对阳纯文来说,尽自己的能力扶助贫困家庭,为更多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是应尽的职责。


  这些年来,阳纯文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5年以来,他先后被推荐为省工商联执委、衡阳市工商联执委、衡阳市政协委员、衡阳县人大代表、衡阳县工商联副主席。


  建良策:助推衡阳陶瓷产业发展


QQ图片20181009151447.jpg

  阳纯文走访贫困户并送上慰问金


  担任衡阳市政协委员以来,阳纯文多次通过政协平台,为界牌陶瓷产业发展建言。


  2017年,围绕界牌陶瓷产业有资源、有基础、有平台等优势,阳纯文撰写了《关于打造衡阳市重点产业的提案》,建议将陶瓷产业打造成衡阳市重点产业,重铸界牌陶瓷品牌,将陶瓷产业发展纳入全市拳头产业,加快衡阳市陶瓷产业的振兴和发展。


  提案交办后,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答复,将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和专业团队,助推界牌陶瓷产业发展,并积极推动出台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


  2017年6月23日,衡阳县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同打造界牌陶瓷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配套工程整体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县域经济将整体提升,界牌瓷都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作为政协委员,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群众、为企业做好事办实事,是我的职责所在。”阳纯文说。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