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共续城市历史财富,民革衡阳市委与抗战历史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6-10-14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亲人失联超卅载,民革助力再相逢”“爱戴老兵,真情关怀”,走进民革衡阳市委办公室,悬挂在墙上的两幅锦旗令人瞩目。

  

  “可不止这些。”民革衡阳市委秘书长范林说,“我抽屉里还收着好多。”

  

  民革衡阳市委这些年收到抗战老兵的感谢信和锦旗,有老兵亲手赠与的,也有老兵亲属送来的;有衡阳当地老兵赠送的,也有省外各地包括港澳台老兵送的。

  

  其中一面锦旗的故事,令范林记忆深刻:锦旗的赠送者叫刘新国,他的叔爷爷刘江亨是一名抗战老兵,30年多前去了浙江德清后与家人失去联络。寻找叔爷爷刘江亨及其后代,是刘新国父亲1990年去世前留下的嘱咐。多年来,刘新国曾多次设法寻找,但因为信息不够完整而未果,这才求助到了民革衡阳市委。民革衡阳市委联络到民革湖州市委,又转到民革德清县委,辗转莫干山镇、筏头乡多地,最终有了“亲人失联超卅载,民革助力再相逢”的佳话。

  

  一座城市的财富

  

  民革衡阳市委投身抗战文化建设最早始于1993年,陆续在小范围组织开展了一些纪念活动。但真正把纪念抗战作为常规工作系统推进,还得从衡阳“抗战纪念城·公祭抗战英烈大典”开始说起。

  

  2010年,是抗战胜利65周年暨衡阳保卫战66周年。这年的8月8日,在岳屏公园“抗战纪念城”碑前举行的公祭大典由民革衡阳市委承办,吸引了诸多媒体报道。

  

  时任民革衡阳市委专职副主委郭露璐向湘声报记者说起了其中的两个“小插曲”。

  

  一件事是,在大典筹备阶段,郭露璐有次在出租车上通了个电话,引起了司机的关注。司机激动地询问,“你是这次公祭活动的工作人员吗?这是件好事!我们不能忘记衡阳的这些英雄。”到站了,这位司机怎么都不肯收车费。

  

  另一件事是,岳屏山上公祭大典举行时,山下几位老人家与工作人员闹起别扭来,嚷着“要找领导”。询问之下才知道,老人家是想要亲自上山参加祭奠仪式。而公祭仪式结束后,郭露璐发现,有上千老百姓自发上山,有序地手持黄菊花祭拜抗战先烈。

  

  大典引起广泛关注,广东一家律师协会联系到民革衡阳市委,主动捐款30万元,委托他们走访慰问健在的抗战老兵。

  

  公祭大典的成功举办,以及前后发生的感人故事,让民革衡阳市委看到,衡阳保卫战是这座城市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纪念抗战历史、祭奠抗战英烈、发扬抗战精神也是衡阳百姓心中的情结,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为此,民革衡阳市委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先后寻找到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衡阳保卫战老兵21人,衡阳境内抗战老兵140余人。

  

  关爱抗战老兵

  

  这些年,省政协常委、民革衡阳市委主委谢肃走访了很多老兵,看到大多数抗战老兵居住在农村,子女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生活状况艰苦,内心十分感慨。

  

  多数老兵身上都留下了战争的痕迹,刀伤弹孔、失明失聪、腿脚残疾。但几十年来,即便在落寞和窘迫之时,他们从未有过怨言,未向来访者吐过苦水。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根据民革衡阳市委采集的数据,2015年《血火衡阳》纪录片开拍时,全国范围内参加过衡阳保卫战的抗战老兵有21人健在,而今年9月纪录片首映时,出现在影片里的老兵已有4位过世。

  

  谢肃尤其记得,2015年春节,他带领工作组去向老兵拜年,在路途中接了两通电话,分别被告知两位老兵过世的消息。几个小时之间,探望变成了吊唁。

  

  在老兵们看来,他们不怕穷,也不怕死,害怕的是被遗忘。为了让老兵感受到各方关爱,更让人们记住这些老兵,民革衡阳市委有了许多行动。如一组关爱老兵活动的照片中,为老兵冯隽祝贺100寿诞、为老兵周慎祝贺99寿诞等,照片中的老人们,有的笑容温暖慈祥,有的咧嘴开怀大笑……

  

  构建温暖老兵的体系

  

  老兵们的年纪越来越大,离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关爱的脚步必须更快。民革衡阳市委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温暖抗战老兵的最后一公里”,建议将关爱老兵工作列入专题协商议题。

  

  “每一笔补助必须到位,每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生日都必须去看望慰问。”近年来,民革衡阳市委关爱老兵的工作进度明显加快,衡阳由此形成了一个关爱体系:

  

  2013年,成立非盈利性社会公益组织——星光爱心会,通过募集善款,专门对健在的抗战老兵和社会弱势群体开展爱心救助;

  

  201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向民政部门争取,一举将40多位老兵纳入了低保;

  

  为老兵提供的生活津贴正式纳入财政拨款,每人每月500元,今年又将补贴提高至800元,衡阳成为全国唯一由财政拨款补助老兵的城市。

  

  目前,老兵的基本物质生活都得到了解决。在精神层面,民革衡阳市委于2013年启动了“衡阳市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对老兵实行一对一的帮扶,由每个支部负责1—4个老兵,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帮助老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除了关爱老兵,在修复抗战遗址、完善抗战纪念设施上,民革衡阳市委也做了大量工作,接连提出提案,推动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张家山衡阳保卫战烈士墓、衡阳抗战陈列馆等多个项目建设,通过积极挖掘衡阳深厚的抗战文化底蕴,丰富衡阳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民革衡阳市委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在得到中共衡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还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和响应。

  

  2013年,中国远征军在仁安羌大捷中阵亡的202位将士灵位送到衡阳南岳忠烈祠安放。来自社会各界的数百人自发前来观礼,灵位入场时,伴随着庄严肃穆的奏乐,很多民众不禁落泪。

  

  今年,民革衡阳市委组织开展了“牵手抗战老兵”慈善捐助活动,获得衡阳多家民营企业的支持,为活动募集20余万元;每年清明节,在抗战纪念碑前,身佩黄丝带、手持黄菊花祭奠抗战英烈,早已成为众多衡阳市民的惯例。

  

  通过关爱抗战老兵,恢复抗战设施,挖掘抗战文化,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精神,是民革衡阳市委的初衷,也是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