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协
专访花垣县政协主席张伟,全力助推“首倡之地世界边城”文旅品牌建设
发布时间:2023-09-08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县域之光750-420(网站).jpg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花垣县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小说《边城》原型地,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赶秋发源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旅产业,是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花垣县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机遇,优化县域文旅产业布局,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市场体系,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文旅力量。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县政协积极发挥政协优势,主动投身文旅产业发展主战场,奋力推进项目引进与建设,以高质量履职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来政协工作之前,花垣县政协主席张伟曾多年分管全县文旅发展工作,如今他仍是边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联系负责人。张伟表示,花垣县在推进文旅建设工作方面,着重做好“抓”“推”“强”三字文章,着力打造“首倡之地 世界边城”文旅品牌。


湖南政协新闻网

七绣坊苗绣基地开展绣娘培训,吸引了众多留守儿童的父母返乡就业。


湖南政协融媒:在优化文旅产业布局方面,花垣县有哪些独特优势?


张伟:2022年,花垣县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2%,全县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5亿元。今年1-7月,旅游业总收入达25.8亿元,来势良好。


从“首倡之地”到“世界边城”,花垣县文旅产业通过深度融合,持续供给优质文旅产品,加速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助力全域旅游发展。这里有世界级的文化资源,“苗族赶秋”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苗绣、苗医药等6项国家级、13项省级非遗项目,有过苗年、樱桃会、四月八等传统苗族节庆活动,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也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拥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十八洞,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边城茶峒,1个国家3A级景区——古苗河百瀑大峡谷,境内还有十八洞传统古村落群、紫霞湖、大小龙洞瀑布等248处独特旅游资源,是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垣县全力打造特色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旅游,已成为很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如今,花垣县全力推进以十八洞、边城茶峒、古苗河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区块建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市场体系。


湖南政协融媒:花垣县文旅产业建设形成了哪些经验和做法?


张伟:花垣县文旅建设着重做好“抓”“推”“强”三字文章。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抓”文旅。为加快发展文旅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工作,成立了花垣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县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高位推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科学规划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精心编制出台了《花垣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花垣县文化旅游产业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保障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突出品牌建设“推”文旅。花垣县依托“精准扶贫”首倡地、小说《边城》原型地,聚焦打造以十八洞为代表的全国新时代红色地标、以边城茶峒为旅游层面发展龙头的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着力塑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首倡之地 世界边城”文旅品牌。三是坚持民族文化“强”文旅。花垣县是苗族地区聚居地,73%以上的人口是苗族。利用苗绣、苗歌、苗鼓、苗戏等非遗民族特色文化及手工艺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湖南政协融媒:花垣县政协如何发挥委员能动作用,助推全县文旅产业发展?


张伟:近年来,县政协不遗余力地积极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县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紧紧围绕文旅融合发展、旅游产业提质增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主题开展调研协商,为花垣县文旅发展建言献策。去年以来,政协委员就文化旅游方面的提案、建议超过160件,形成履职合力。


与此同时,县政协不断储备涵养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队伍。据了解,目前全县173名政协委员中,文化旅游相关行业委员有31名,占18%。县政协还充分发挥政协优势,积极投身文旅招商,助推房车营地、空港新区文旅小镇等项目引进,通过项目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吴双江 通讯员 田沅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