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永州市零陵区政协:推行民主协商“月例会”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15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是新时期政协工作创新的主攻方向,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的必然趋势。立足基层,服务基层,不仅有利于政协主动作为、凝聚共识,同时对于提升政协工作的效能与水平,推动履职理念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23年以来,零陵区政协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在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其中,“乡村振兴月例会”向基层延伸的实践行动有特色、有成效,很具代表性。


一、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月例会”牢牢扎根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零陵区政协牢牢把握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着力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民主协商有效衔接,聚合力量,着重从五个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月例会”牢牢扎根基层:一是工作思路向基层聚焦。把政协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等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二是工作安排向基层着力。把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本民生问题纳入政协民主协商监督范围,将政协履职触角深入到乡村和社区。三是工作职能向基层拓展。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协商的主要是区里的大事、要事,在基层事务这一块,参与不多,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着重突出在基层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发政协声音,献政协智慧,彰政协作为。四是工作力量向基层充实。按照省市的要求,零陵区迅速明确了乡镇街道政协工作由专职副书记主抓,并配备一名政协专干。区政协党组对新配备的基层政协力量进行了专门培训,指导新进力量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快速明确基层工作重点。五是工作机制向基层覆盖。在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制度化、常态化、全域化。


“乡村振兴月例会”在全区的推广实践,不仅实现了政协工作在基层的落地开花,也深入落实了中央和省市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协商民主”、“民主协商重点是人民群众”、“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以改革精神推进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等思想,都在基层民主协商“月例会”中得到贯彻落实和体现。推动了政协工作在基层治理、社会发展、乡村振兴中职能作用的最大化。“乡村振兴月例会”推进过程中,区政协在参政设谋、组织指导、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区政协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对月例会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协商内容、协商方式、协商流程、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建议,区委采纳后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月例会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批转各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组织实施。区政协成立了推进指导组,乡镇街道政协力量直接参与组织指导,政协委员全部联村监督指导。拓展了政协工作在基层的工作平台和委员的履职空间。建立了政协党组成员包片、专门委室包乡镇、政协委员联村的工作制度,让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有了较好的载体,政协工作更接地气,委员履职空间更为宽广。实现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制度化、常态化、全域化。“乡村振兴月例会”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并便于复制推广的完整机制,如会前“三到位”(通知到位、走访沟通到位、收集意见到位)、会上“七步走”(学习传达有关精神、通报上月例会落实情况、报告财务收支并表决签字、通报群众意见收集情况、开展当月议题协商讨论、融合民智达成共识、形成例会决议清单并安排下段工作)、会后 “三跟进”(跟进建立问题台账、跟进台账问题处置、跟进线上线下公示)等机制,让月例会常态化全域化开展,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二、务求实效,“乡村振兴月例会”盛开为协商之花


“乡村振兴月例会”走近乡土,融入基层,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为零陵高质量发展减阻力、增动力、添活力。通过一次次沟通协商,民意表达的渠道畅通了,矛盾和问题减少了,乡村治理在民主协商监督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好月例会“方向盘”。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了区、乡、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月例会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推行委员联村全覆盖。区政协主席会成员、各专委会、全体政协委员以“政协委员回家乡,凝心聚力促振兴”专项活动为契机,全部下沉乡镇街道联村指导,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推进民主协商监督全覆盖。把村(社区)召开“月例会”情况、协商议事、监督事项落实情况全部纳入政协、纪委监委、组织部、政法委工作范围,有效推进民主监督与专项监督有机结合,实现协商和监督全覆盖。健全制度机制全覆盖。制订《乡村振兴月例会工作指南》,从农口等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界别有专业特长的政协委员组建民主协商智囊团参与月例会。同时,建立健全相关职能部门“月例会”联动机制,让村里的事提得更精准、商得更专业、办得更高效。


二是坚持民主协商,搭好月例会“新平台”。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搭建村民“说事、提事、议事、办事、评事”五个平台,让群众心声有地方说,疑惑有地方问,意见有地方议,建议有地方听,矛盾有地方解,让群众一起参与一起干。月例会注重小切口采纳群众合理主张,让基层群众从切身利益上围绕主题开展协商,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整个过程成为增共识、聚合力的过程。如画眉山村经月例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千亩供港蔬菜基地、绿化亮化等建设顺利推进,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村。明确协商议事清单。协商内容做到“五议三不议”,“五议”:即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民生改善以及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共环境、公益事业;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协商的事项;各类协商主体提出协商需求的事项。“三不议”:即对明显违反党的政策,明显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事项,明显带有歧视性、不公平的事项,不予商议。梳理村级事务5大类10小项“监督清单”、5大类32小项“协商议事清单”等,围绕这些清单提事议事。规范协商议事程序。实行“两明确两固定”工作法,明确会议议题、参会人员,固定召开时段、会议流程,做到会前收集议题、会中民主商议、会后公示结果。突出协商议事公开。开展月例会“云直播”,实现“群众点单→协商定单→村委派单→干部埋单→群众评单”,村民可实时收看会议和回看实况,参与协商和监督村级事务。通过月月召开例会,全区基层“微腐败”发案率、涉纪信访总量分别下降27.3%、80.9%,民主商议村级事项3225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781起。


三是坚持助力助推,唱好月例会“主旋律”。通过“面对面”协商、“零距离”监督,基层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大幅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氛围日趋浓厚,以基层民主协商为主题的“月例会”创新实践,成为助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工作主旋律。如香零山村积极探索月例会“云直播”,广泛吸收在外务工人员及乡贤等有识之士参与协商村级事务,将乡村治理和老百姓关注的事项纳入议事范畴,通过月例会协商议事,村民互督共管,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农事体验区等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顺利推进,全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改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湖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总结推广,“乡村振兴月例会”提升为工作经验


“乡村振兴月例会”融入基层群众参政议政、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政协元素,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全体政协委员下基层、走乡土,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村村组组,用朴实的情怀践行着初心使命,用坚定的信念书写着政协答卷,全区299个村35个社区全面铺开,1万余次月例会在各村召开,7万余起民生实事惠及群众,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基层协商“乡村振兴月例会”的创新实践成为“零陵经验”,在全市得到复制推广,被评为全国50个城市和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和平安创建案例,多家主流媒体也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推广。


总结一年来的实践探索,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要做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月例会”能够坚持月月召开、村村召开,离不开区委的高度重视和乡镇街道党(工)委的精心组织和村支部的直接参与,以党建促工作,提升组织战斗力。二是坚持担当作为。在推进“乡村振兴月例会”过程中,区政协主动提出建议,主动推动实施,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基层,全员参与例会,充分彰显了政协的勇于担当和委员的务实作为。三是坚持协商为民。工作延伸到基层,面对的是基层的人、基层的事,解决的是基层的问题,必须紧紧依靠基层群众。在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民主监督过程中,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充分发挥政协协商的独特优势,助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四是坚持正确定位。在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过程中,把握好政协政治协商和基层民主协商的融合互补,坚持区委领导、乡镇主抓、村支两委主体、政协组织助推、基层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政协的角色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充分发挥好政协的职能作用,又不越俎代庖,有序、有规、有力的推动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在基层的深入延伸和良性发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