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线
袁隆平米寿 —— 一群人眼里的袁隆平
发布时间:2017-09-15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网
分享

  9月7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迎来88岁(虚岁)生日。

  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依然干劲十足。生日前一个星期,他奔赴山东青岛、江西新余,分别查看海水稻和超级水稻试验的情况。

  88岁,中国传统称为“米寿”。这位一生与稻米结缘的科学家,从破译水稻的生命密码,到利用密码培育出一粒粒神奇的种子,不论是攻克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选育的一道道难关,还是攀登超高产杂交稻的一座座产量高峰,亦或是开辟海水杂交稻研究的新战场,他把一生都浸在稻田里。他念念不忘人类的粮食安全,一个个难题被他攻破,一项项纪录被他刷新。

  在袁隆平米寿之际,湘声报记者采访了最为熟悉袁隆平的一群人,听他们讲述这位88岁科学家的故事。


袁隆平米寿

——一群人眼里的袁隆平


  作家眼中的袁隆平

  

  邓湘子



  作家,著有《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不再饥饿——世界的袁隆平》《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传(英文版)》

  探索与创新,是他生命的必需

  第一次与袁隆平院士见面时,我提出了为他写作传记的想法。他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我,一是他对传记没有兴趣,二是确实没有时间。当我表明这会是一本针对少年儿童读者的传记,具有启迪下一代功用时,他才欣然接受。当时,这位心系农民的科学家脱口而出:“儿童能看懂,农民也一定能看懂!”

  儿童与农民,这个特殊的读者群打动了他,他才同意接受我的采写。

  袁先生很忙。为了尽量争取采访时间,往往是由同样在杂交水稻中心工作的谢长江帮我打探消息,一听说袁先生回到家中,谢长江便赶紧通知我,我急速赶过去采访。2002年,我与谢长江合著的《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一书出版。2007年,我受邀再次参与撰写袁先生传记的长篇报告文学——《不再饥饿——世界的袁隆平》。

  袁隆平先生从发现一株野生的天然杂交稻开始,寻找到雄性不育株,在社会动荡的年代潜心科研,运用科技手段为人类寻找到了战胜饥饿的办法。

  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性的科研难题,袁先生在艰苦环境下扎根田野不断实践、迎难而上,克服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绿色梦想写在广袤大地上。

  从杂交水稻三系、二系、超级稻直至海水稻,他将科学探索推向一个又一个的新境界。

  在与袁先生接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探索与创新,已成为他生命不可或缺的需求,如同呼吸、吃饭一般自然。

  随着对袁先生的人生经历和科研生涯的进一步挖掘,我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此同时,我自身也从中获得了对教育的全新理解和思考。

  袁先生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发现”这个词,如在科研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积极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新的研究方向等等。我逐渐感悟到“发现”对于人的心灵成长与生命创造的重要价值。

  感谢袁先生,让我作为一位对他的人生充满了景仰和好奇的作家,得以描述和解读他的人生;感谢从他的人生中,给予我的启迪。祝愿他一如既往,永葆活力!


  秘书眼中的袁隆平

  

  辛业芸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办主任,《杂交水稻是怎样育成的——袁隆平口述自传》口述整理者

  一个无休求索、躬耕不疲的人

  1996年,我从湖南省农科院办公室调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成了袁老师的秘书。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我忐忑不安地走进袁老师的办公室,我的紧张情绪,却因为他的平易近人马上就消失了。

  很快,我和大家一样称他为袁老师。后来,我成为他正式的学生。如今,我在袁老师身边工作、学习,已有21年之久。

  在公众眼中,袁隆平是严谨而伟大的。在生活中,袁老师是非常随和、幽默又细心的人。

  2004年,袁老师赴美参加美国世界粮食奖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粮食奖”颁奖仪式。我获邀随行,可是在整个行程安排中,却难以和他们同行一个航班。在即将飞往休斯顿时,袁老师反复向机场的工作人员确认,他的那趟航班中是否还有空位,以便让我登机。他还宽慰我,只要有哪位没有来办登机牌,就可以让我顶上去。最终我未能与他同行,但他对人的细致关怀让我极其感动。

  2010年,由我整理的《杂交水稻是怎样育成的——袁隆平口述自传》出版。此书的后记中我曾写道,袁老师虽年届八十,但他根本就没有退休,甚至没有丝毫颐养天年的意思,他是一位从不知足、无休求索、躬耕不疲的人。

  88岁的袁老师,仍然在不断创新。他经常和我们说:“人选定了一个东西作为目标后,就会充满希望。”袁老师的目标是对杂交水稻不断进行研究,追求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讲求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使杂交水稻绿色高效发展,为确保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这种积极的心态让袁老师极易接受新鲜事物,反映在学术上,他的思维极其跳跃,甚至比一些年轻人更能快速捕捉到正确的方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袁老师这个“匹夫”充满了担当精神。这位把整个世界都装在心中的、博爱的科学家,我认为,探索未知对他充满了诱惑力,所以他始终在永无止境地追求。


  学生眼中的袁隆平

  

  廖伏明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袁隆平的学生

  不把自己当成权威

  1987年,袁老师开始主持全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时,我作为湖南杂交水稻中心一位年轻的普通科研人员,有幸参与其中。

  在对水稻光温敏不育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不育系的不育临界温度(又称起点温度)可能发生遗传漂变,即第一代的起点温度较低,但经过两三代的自身繁殖后,临界温度会逐步升高,从而导致原本实用的不育系完全失去生产应用价值。为此,我与袁老师共同发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探讨》论文,探讨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事实上,论文中的新观点可能改进袁老师之前提出的“原种生产程序”,因此,他在修改论文的时候,径直加了“必须指出,该原种生产程序治标不治本”这句话,直接挑明利害,不回避之前成果的不足,令我十分震惊和钦佩。

  作为杂交水稻领域权威的袁老师,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提出的观点,能够重视并加以支持,对于自己的不足,能够坦诚面对,这种态度、气魄之于年轻的科研人员,是极大的鼓励。

  袁老师对于学生等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提携,就如同他培育杂交水稻一般,细心呵护,关怀备至。

  在了解到我申报副研究员时,袁老师二话不说,拿出一张纸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推荐信,肯定我的研究成绩。由于袁老师的支持以及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我破格成为了一名副研究员。袁老师的这份知遇之恩让我铭记于心。

  无论是在湖南省农科院,还是在国家水稻研究所,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并不容易申请到科研课题。袁老师为了鼓励年轻人成长,拿出自己所获得的国际大奖的奖金及担任国际顾问的费用,设立所长基金,毫无保留地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我对光温敏不育性遗传的深入研究也因此获得了资助。这让我更加坚定地追随他,并成为了袁老师的第五个博士生。

  老师的思想非常开放,肯学习,不迷信、不畏权威,也不把自己当成权威,这是对学生们最好的言传身教。我们曾经为了创作全英文著作《杂交水稻是门技术》一书,一个月的时间挤在会议室里,逐字逐句进行讨论。面对枯燥的书稿创作,袁老师总是在工作过程中调节气氛,用他特有的幽默细胞缓解我们的压力。

  不仅如此,有时与外国友人见面,不服老的他总是笑着将“How old are you?”改成“How young are you?”,外宾们也经常被他的幽默所感染。

  心态好和身体好,是袁老师认为推进科研进步的先决条件。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断刷新纪录,是袁老师永不终止的追求和目标。我相信,戏称自己为“80后”的他提出的“禾下乘凉梦”与“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会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


  农民眼中的袁隆平

  

  王化永


  隆回县赵家冲村支部书记、隆回县羊古坳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负责人

  全世界最优秀的农民

  2008年,我得知袁隆平正在我的家乡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在几年内攻破了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一、二期目标,但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迟迟难以攻破。

  原来超级稻是由几十个农户分散种植的,生产种植管理的技术实施很不平衡,超级稻的产量参差不齐。我觉得这是为家乡搞农业建设的一次绝好机会。2009年,我以个人土地流转方式,在羊古坳乡雷锋村承包了156亩农田,其中108亩作为攻关田,进行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

  几个月后,经农业站向袁隆平报告后,我带着从地里挖出来的10株水稻,赶到长沙,作为见面礼送给袁隆平。他非常高兴,连声表扬“很不简单”。

  袁老是个实实在在的科学家,殊不知,他更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农民。有什么技术方面的问题要请教,袁老从来都是来者不拒。

  他告诉我,种田有“四良”:良种、良法、良田、良态。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良态是保障。而在良法里,最重要的就是良人,一定要热衷于农业生产,爱上这一份事业,乐于奉献,做事热心。

  袁老的这些话,特别是“良人”的观点,我一直牢牢记在脑海中。在我们农民的心中,袁隆平就是天下苍生的福星。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科研不止。我将继续为袁老师做好攻关试验,祝愿袁院士团队在进行水稻的研究上,走得更高更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