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把双向发力落实到履职实践中
发布时间:2019-11-22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朱诗慧


  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是相伴而生的共同体,前者为显绩,后者是根基。只有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两项工作,人民政协才能成为“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成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成为“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重要渠道”。我们要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起来,让它比翼齐飞、相向同行,在建言资政中凝聚更广泛的共识,在凝聚共识中形成更高质量的建言,以此促进人民政协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要强化凝聚共识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委员深入学习研讨,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用统一。加强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党组成员联系党外人士制度,在重要考察调研学习时设立临时党组织。通过学习,不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接受和维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阶层更加多样、思想文化更为多元,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成为常态,要适应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要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从建言资政的需要看,各级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内容,多属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政协委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一方面,建言资政首要的是“为谁言”的问题,要恰如其“位”,在共识引导下不断提高建言质量。只有人心齐了、方向准了,一致性才有保障,多样性才会彰显,建言资政才能正确有效地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体现价值、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建言资政要解决“说什么”的问题,要恰如其“实”,能“帮得上忙,管得上用”,做到服务现实、情况真实、建议切实,通过广大委员的积极建言,更有效地凝聚共识。在理性有度的前提下,广大委员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越有利于党和政府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一个高质量的建言资政取得成果的重要标志就是达成共识。协商中,各党派各族各界人士接受党的主张是凝聚共识,党采纳了大家的建言,也是凝聚共识。


  作者单位:汝城县政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