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强化协商保障力度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
发布时间:2020-07-31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王益文


  近年来,安化县政协按照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要求,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理念,强化“一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用履职实践回答了职能作用如何发挥、议政平台怎么搭建、协商质效如何提升、常态机制如何形成等一系列问题。


  在基础保障上着力“三个强化”


  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县委制定出台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对协商民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规范。着力完善政治引领机制,把委员思想政治学习和政协业务学习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政协全体会议和重要活动期间成立临时党委和党支部。坚持在县委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共同制定年度协商计划,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商民主工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为推进协商民主在我县的新实践、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强化自身建设,提高协商议政水平。不断加强委员学习教育力度,以新委员培训、异地学习培训、红色教育活动等为载体,重点开展提案、社情民意、视察调研等方式方法的能力培养,引导委员增强政协情怀,树立协商意识。


  强化知情渠道,充实协商资政素材。坚持政府及部门工作情况通(汇)报制度。推行委员列席部门工作会议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在组织保障上发挥“三大优势”


  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优势。发挥专委会在专题协商中的组织优势、在调研视察中的专业优势、在对口协商中的联络优势。建立专委会与部门单位对口联系制度,为委员有针对性地履行职能提供便利条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充分发挥县直委员组的界别优势。突出界别协商的整体性、界别性、差异性,在政协全会上,以界别名义提交大会发言材料和集体提案,通过界别把委员个人智慧升华为本界别的集体意志。


  充分发挥乡镇联工委的基层优势。在每个乡镇设立政协联络工作委员会,围绕乡镇党政关心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组织开展多项协商议政活动。探索开展委员工作室工作,实现为民服务与履行协商议政职责的有机结合。


  在载体保障上搭建“三大平台”


  深化会议协商平台。逐步构建规范的“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议对口协商”格局。通过会议协商平台,对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问题,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等进行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提升提案协商平台。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推行县政府领导领办、县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政协各专委会分工协办提案制度,在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推进提案的协商办理。建立提案者和承办单位的双向评议会议制度,有力提升了提案工作的“两个质量”。


  拓展专项协商平台。积极探索政协委员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政协委员参与信访维稳工作、政协委员民情接待工作等,不仅激发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而且拓展了政协开展协商民主的领域。作者系安化县政协主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