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让委员工作室成为服务群众新平台
发布时间:2022-01-28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政协委员工作室是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平台,也是基层政协组织发挥价值作用的核心载体。近期我们通过调研走访,更加认识到委员工作室在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推动政治协商向基层延伸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离群众很近,

能更好推动政治协商向基层延伸拓展


委员工作室的建立,既方便了委员履职,也方便了联系和服务群众。如我县易俗河镇社区委员工作室,实行委员接待日制度,3年来接待群众上百人次,反映社情民意、协商解决民生问题100多个,很好地实现了协商民主向基层的延伸拓展。湘潭市韩广宁委员工作室,直接辐射吉利社区3万多人口,有效扩大了政协工作覆盖面。


与群众很亲,

能更好协助党委政府增进人民福祉


帮群众解惑。委员能够依托工作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协调关系、凝聚共识。如湘潭市晏军委员工作室积极发挥律师职业优势,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宣讲《民法典》20多场,覆盖干部群众3000多人次,很好地发挥了答疑解惑、凝聚共识的作用。


帮群众发声。全县28个委员工作室每年收到大量社情民意信息,直接助推了相关民生问题的解决。如湘潭县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有群众通过易俗河镇社区委员工作室反映下水道堵塞、井盖缺失、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工作室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城管局和交警大队,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帮群众办事。委员能够依托工作室,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如邓述东委员工作室,积极开展“一亩田脱贫”模式的推广及产业化发展工作,培训困难群众5000余人次,帮扶困难户721人。县医卫组委员工作室3年来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服务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为上千名群众提供了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


跟现实很紧,

能更好推动委员履职常态化制度化


让委员履职有载体。全县各委员工作室大多建立了值班制度、走访制度,主动安排调研视察、学习交流、民主监督、协商议政活动,打造了独特的履职阵地。


让委员履职有能力。通过委员工作室,委员们能了解掌握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履职的重点和切入点。委员依托工作室,能够在宣讲政策中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在视察监督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在接待、走访群众中提升联系群众能力,在驻室委员协同履职、协商议政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让委员履职有激情。委员工作室搭建了委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台,增强了委员的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和奉献意识,激发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委员工作室的建立,推动了委员履职从会议履职向社会履职、从被动履职向主动履职、从个体履职向团队履职的转变。


文 | 谭捍卫(作者系湘潭县政协主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