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湘西州政协帮扶补点村脱贫记
发布时间:2018-02-11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补点补点补一点”

昔日笑话今“神话”



1寨门新颜.jpg  

  寨门新貌





  沿着洽比河谷,吉首市矮寨镇补点村的4个村民小组逐一排开,山清水秀,阡陌纵横,安静而祥和。


  这个在湘西常见的苗族传统村落,却有着不平常的经历。


  从被人笑话“补点补点,每年都靠上面补一点”,到2016年全部脱贫,再到如今人均纯收入近4000元;从“一年一小水,三年一大水”,到如今建成数百米的防洪堤兼游步道,治水又致富;从缺电到光伏发电,从无产业到多产业并进,从封闭到开放……如今的补点,是全国精准扶贫的缩影,是湘西脱贫的传奇。


  村支书石天银告诉记者,补点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9年修好了通村毛坯路;二是2009年省委宣传部来扶贫后,硬化道路、改造农网、接通自来水、挖渠修堤,让村里大变样;三是湘西州政协扶贫工作队入村后,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


  “不信带你去看看。”石天银自信地说。


  “每年都要补一点”


  从补点村到吉首市区,直线距离不过10多公里,但要翻过几座大山。


  村民们靠土地吃饭,一年到头就指望河边那几亩稻田。然而, “一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的洪水,常常让人颗粒无收。


  以前村民们还有一条生计,便是趁入夏涨水时,从山上砍树沿河放排到吉首去卖;入冬后,又上山砍树烧炭挑往城里卖。然而,这破坏生态的门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封山育林后,无人再敢铤而走险。


  “每次去乡里开会,总被人念叨:‘补点补点,每年都要靠上面补一点’,就这样给传成笑话了。”今年81岁、任村干部20多年的施正夫回忆起当年,直皱眉摇头。


  治水治山又致富


  在湘西州政协机关驻补点村扶贫第一支书王庆祝和石天银的带领下,记者实地体验了村民眼里的“翻天覆地”。


  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便是沿河延伸到山谷里新修的河堤。王庆祝介绍,这条长298米、顶宽1.2米、高4.5米的高标准河堤,去年夏天便发挥出了它的作用,眼见浩浩荡荡的洪水袭来,硬是未漫过河堤,村田村房完好无损,村民们大喜过望。


  河边有村民正在建新房,偌大的休闲广场设有篮球场、停车场。下河的游道宽敞平整,入户的路全是青石板铺成,户户坪场皆用水泥硬化,自来水管铺设整齐,苗族特色的木屋内有彩电、冰箱、电脑。


  出村不远处,几十个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蔬菜种植大户施正珍正在大棚里扯白菜,准备晚上运到吉首市去卖。“以前家里在山上抠两亩多地,一年卖菜最多收入9000元。这13个大棚虽然建成才一年,但已经收入了6万多元了,相当于以前的五六年。”施正珍对记者说。


  紧挨着施正珍基地的另一个大棚里,智障老人施从富正在看自己培育的茄苗、辣椒秧。他笑着对王庆祝比划着说:“这苗长这么高了,可卖一块钱一根。”施从富孤身一人,本可以住进养老院,但他执意不去。在湘西州政协副主席宋清宏帮扶下,不仅有了大棚,还有了指导老师施正珍。“种菜加上喂的几十只鸭子,一年收入万把块钱没问题。”王庆祝说。


  沿洽比河公路往下,村寨对面的山坡上,摆满了蜂箱,但未见蜜蜂,记者很是诧异。石天银说,180多箱蜜蜂都被运到广东汕尾过冬去了,那里有它们采不完的花粉。2016年养蜂合作社净收入16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


  “终于可以讲句硬话了”


  补点村共有154户678人,原有建档立卡户30户,已于2016年底全部脱贫。如今,村里蔬菜、蜂蜜、生姜、玉竹、山羊、泥鳅种养已渐渐形成了产业。


  2016年经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和相关人士的牵线搭桥,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与湘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补点村精准扶贫资金1000万元,项目涉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利工程建设等,湘西州政协负责监督实施。


  2017年新一届州政协接棒,继续扛起“三个一”扶贫行动大旗,抓住补点村脱贫巩固的关键年,加大了结对帮扶的力度。


  州政协主席刘昌刚的联系户时远章夫妇,年老且都有残疾,刘昌刚经常到家里慰问,帮他家完成了民居改造。


  副主席贾高飞帮扶石家申一家,夫妻二人年迈,贾高飞动员老两口养蜂,帮助其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联系医院治疗,享受大病救助。


  副主席宋清宏的联系户施正珍,4个孩子读书,在宋清宏的帮助下建起了13个蔬菜大棚,每年至少有6万元的稳定收入。


  副主席向顶天帮助结对帮扶户施合昌争取了危房改造指标,为他患有癫痫病的女儿争取到了免费治疗。


  副主席龙春生帮助石家佑发展养蜂产业,现在已发展到5箱,每年至少有4000元的稳定收入。


  ……


  “目前基础设施基本建好了,下一步将继续壮大产业,争取2018年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同时,生态旅游、家庭旅馆、农家乐等将通过引进客商或村民自建的方式,因地制宜地起步发展。”石天银说。


  “我要喊曾经笑过我的那些人过来看看,补点再也不是以前的补点了!我也终于可以讲句硬话了!”老支书施正夫高兴地对记者说。


  春节临近,长沙市书法名家在免费为市民书写春联。在日前举行的湖南省图书馆第十二届新春文化庙会上,现场免费写春联、剪纸、雕版印刷术、虚拟现实(VR)体验、脸谱制作等节目吸引了2000多名读者前来体验。


  湘声报见习记者 闫利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