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峰会从5年前一场小规模论坛,壮大成中国互联网业界盛会
□ 湘声报记者 寻晓燕
4月1日至3日,2018互联网岳麓峰会在湖南湘江新区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举行。麓山脚下,这场具有浓郁“湖湘味”的互联网盛会已走过了5年。
从最初湖湘汇的一场小规模论坛萌芽,到如今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移动互联网大咖纷纷加盟,这5年,互联网岳麓峰会开放度越来越高,规模及内容版块也不断升级,成为与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遥相呼应的中国互联网业界行业性盛会,留下“岁末看乌镇,开春观岳麓”的佳话。
“群贤毕至,大咖云集,他们将互联网领域最前沿的理念、技术和投资机会,带到了长沙。”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肖勇军表示,今年的峰会,堪称互联网岳麓峰会2.0版。借助岳麓峰会的东风,湖南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正逢其时,前景可期。
人工智能是湖南省优先发展的12个产业链之一,也成为今年岳麓峰会上的热词。图为4月4日,长沙一景区启用智能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为游人提供导游服务。 CNS 图
5年练就升级版岳麓峰会
3天时间内,举办了13场精彩活动。其中有6个论坛和7个专场活动,主题涵盖网生内容、智慧云教育、新媒体、智能制造等热点焦点,数十位互联网领军人物聚首星城,与世界分享他们的前沿观点。
今年的峰会,除了长沙,株洲和湘潭也参与进来,分别承办了一场活动,搭建长株潭一体化的互联网交流平台。
近两年,互联网岳麓峰会开放度越来越高,出席嘉宾从湘籍扩大到全国乃至全球。连续5届参加岳麓峰会的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感受到这次“参会的人数更多了,出席嘉宾的规格更高了”,这让他感到欣喜而骄傲。
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新零售,这些新概念,成为今年岳麓峰会上的热词,技术“大牛”们描绘着未来的互联网世界。
全球首次“人类染色体影像处理人机大战”,是本次峰会的一大亮点。在人工智能专场活动中,由10位中信湘雅医院资深研究员,直接对战“光琇—自兴智能医疗联合实验室”研发的AI系统。这场人机大战,让与会者见证了人工智能引入医疗领域后产生的效率变革。
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盘点本次岳麓峰会的特色和亮点,不仅是规模升级,内容也升级了。
“每一届都突出一个主题,从O2O、AR、移动生活、共享经济到人工智能,可以说,紧扣产业经济发展潮流,每年主题越来越突出。”长沙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峰会“智能互联、于斯为盛”的主题,突出了智能创新,围绕人工智能、智慧生活、大数据、大健康、移动金融等新经济、新热点展开高峰对话,为全国各地连接长株潭城市群提供了合作契机。
1/3互联网创业者为“湘军”
“峰会的初心,是建立一个湘籍企业家、创业者聚会和交流平台。”一位不愿具名的发起人告诉湘声报记者,5年前,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等湘籍创业大咖,利用清明返乡祭祖的时机,发起了一场小规模论坛。
那一场在岳麓书院举办的论坛,吸引了200多名大学生和创业者参加,活动之火爆,让人记忆犹新。一份浓浓的“湘情”由此被激发,熊晓鸽等大咖在那次活动之后,发起成立了服务于湘籍移动互联网从业者的公益组织“湖湘汇”,并由此推动岳麓峰会一年一届坚持办下来,历经5年,已发展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性盛会和湖南新名片。
每年的岳麓峰会,虽然主题不一样、活动不一样,但那份“湖湘味”一直没变。
据悉,在互联网领域,“微信之父”张小龙、陌陌创始人唐岩等众多领军人物,都是湖南人。该行业湘籍创业者占三分之一,成为引领国内互联网发展的主力军。
通过5年的沉淀,岳麓峰会见证了湖南“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深厚底蕴,不仅吸引了许多湘籍大咖回湘发展和投资,也吸引了一些非湘籍的互联网企业家和从业者,成为“新湖南人”,为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注入了鲜活动力。
白皮书折射长沙产业巨变
开幕式上发布的《长沙移动互联网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活字印刷的方式,将银河计算机、南车磁悬浮等湖南互联网成果全息呈现,首次向公众全面系统“报告”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白皮书”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底,长沙市移动互联网企业22923家,占全省总量的58.47%。2017年,长沙新注册移动互联网企业6375家,占全省总量的50.91%。2017年,长沙移动互联网发展指数为223,排全国省会城市第六。
长沙市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举办首届岳麓峰会时,园区移动互联网企业仅400余家。
那一年,可谓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分水岭。长沙当年出台移动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从顶层规划设计产业发展目标。每年4亿元资金用于产业扶持,仅长沙高新区,就有2000多个项目获得扶持,累积金额达10亿元。
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的长沙高新区,乘着政策的东风,互联网企业落户出现井喷。经过5年的发展,园区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达到了5083家。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纳入统计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达845亿元,是2014年的80倍;全省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已达4.3万家。
为创业者、投资人“搭戏台”
“我们期盼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将‘第二总部’落户长沙,推动形成‘北有北京、南有深圳、东有杭州、中有长沙’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今年的岳麓峰会开幕式上,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向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发出邀请,引发会场内外热烈反响。
事实上,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湘军回归长沙已经热潮涌动。目前,映客直播华南总部、58到家总部、中清龙图、金蝶、滴滴出行等一大批“移动互联网湘军”公司陆续落户长沙。
对比“北上广深”以及成都、杭州等城市,长沙市移动互联网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也才初见成效。但长沙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具有后发优势和较强的吸引力。
“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空间的远近、区位的优劣,不再成为决定地利的绝对因素。”熊晓鸽对湘声报记者说,互联网世界里的地利优势正在改变很多传统的认知,而能为地利加分的优势很大程度在于当地吸引人的“软环境”,比如工作、生活的便利程度,生态环境的好坏等。
因岳麓峰会的连接,姚劲波在长沙打造了58小镇,用实际行动把“第二总部”放在湖南。他坚信家乡是块创业的“福地”,同时也迫切地期待政府部门上下一条心,制定完善的人才落户、税收优惠等政策。
“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专业的投资公司帮助,这是湖南下一步要发力的。”熊晓鸽认为,湖南要加大在风险投资方面的支持力度,才能吸引和培育互联网企业。
“岳麓峰会给互联网企业搭建了好的平台,让创业者、投资人来这里‘唱戏’。”熊晓鸽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湖南籍创业者在家乡打造出超越BAT(B代表百度、A代表阿里巴巴、T代表腾讯)的公司,唱出互联网企业的湖南“大戏”和“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