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委员读书活动7场,协商调研活动5场,走访联系群众、公益帮扶活动6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2条,为民办实事39件……这是9月份以来,娄底市娄星区政协以委员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喜迎二十大,委员在行动”委员活动日的履职成绩单。
近年来,娄星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建设了17家标准委员工作室,形成了覆盖乡镇街道、直达基层的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新阵地。
城南委员工作室:
发挥界别特色和专长,打造建言资政履职品牌
城南委员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9月,由新闻文化艺术等界别委员组成,是娄星区政协首批挂牌成立的委员工作室,获评湖南省示范性委员工作室。
两年来,城南委员工作室立足界别委员专长优势,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娄星区红军“虎将”贺国中故居维护、刘蓉故居保护与利用等重大红色和传统文化保护工程,都离不开城南委员工作室的作用发挥。委员工作室提交的《关于保护利用晚清名臣刘蓉故居遂初园的提案》,得到了省市区三级重视。2021年2月,省政协主要领导在调研城南委员工作室时,对刘蓉故居文物亟待保护的建议高度重视,要求市、区两级立即采取措施。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推动下,刘蓉故居文物保护项目正有序推进。
今年7月份,城南委员工作室组织文化艺术界别委员、文旅主管部门负责人,到娄星区爱乐行教育营地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开展“微协商”,为企业打造红色研学品牌出谋划策。在委员工作室的助推下,企业成功打造娄星区首个“乡村文旅+红色研学基地”。
“今年我们又提交了《关于在娄星产业开发区设置娄底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议》的提案,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目前已有15家相关企业准备入驻,有望打造一个省级文化产业创意园,促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谈及城南委员工作室的下一步计划,曾颂军委员已经有了清晰的蓝图。
家庭教育委员工作室:
勤耕家庭教育,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10月7日晚上,尽管是国庆假期,但位于娄星区乐坪街道蜜蜂社区的家庭教育委员工作室灯火通明,书声琅琅,热爱家庭教育学习的家长相聚这里,朗读经典原文、分享读书感悟、提问教育困惑、交流育儿心得。每周五晚定期开展的读书分享会,已成为家庭教育委员工作室深入人心的工作品牌,截至目前已开展了47期。
家庭教育委员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3月,由李卡源等7名热爱家庭教育的政协委员牵头组建。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孩子为什么不爱听你说》《静待花开,陪孩子走过高考》《你知道刀子嘴有多伤孩子吗》《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等一系列公益家庭教育讲座,开展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研讨交流,邀请清华、北大学子的父母进行访谈,接受家长面对面咨询2000多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为更好地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提高覆盖面,家庭教育委员工作室探索“入驻政协委员+社会家庭教育机构+学校”的模式,为学校牵线搭桥,引进社会专业家庭教育机构帮助学校建设家长学校。依托政协云委员工作室、“蜜蜂家庭教育”视频号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开展视频直播学习20余期。
青少年科技教育委员工作室:
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护航青少年成长成才
不久前,在娄星区双江中学,一场“福寿螺不‘福寿’”的科普实践活动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活动现场,科技志愿者、博士讲师李意成主动担当起讲解员,给孩子们介绍生物入侵的危害、福寿螺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等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技教育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一起组织学生户外识别和采集福寿螺,了解福寿螺的生存环境。
青少年科技教育委员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4月,成立以来迅速成为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履职平台,不仅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各中小学校建立了联系,拥有一支100余人的科技辅导员队伍,还吸引了娄底市乐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区内专家学者的参与。
今年以来,青少年科技教育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乐享科学公益行”“乐享科学、科技筑梦”系列科普体验活动,2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以机器人、编程、创客、科学实验等为主题的活动,为300多名农村中小学生送上暑期“趣味科普秀”,举办了幼儿亲子科普体验活动,捐赠科普读物700余本。
如今,娄星区政协各委员工作室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在谈及委员工作室建设下一步工作目标时,娄星区政协主席邓伟表示,要坚持因“室”制宜,以务实管用、彰显特色为出发点,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创建更多的省级、市级示范性委员工作室。
文 | 康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