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声报记者 李煜 通讯员 罗飞虎 陈毅
近年来,石鼓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社区“三清三建”“两化两体系”工作,奋力打造高品质的幸福宜居家园。
华耀城是衡阳市首个总投资过百亿元的标志性现代商贸项目,建成后可容纳商户3万户,提供10万个就业机会,年实现营业额1000亿元。
时间的列车呼啸而过,岁月的长河星光点点,浏览挥手离去的2018年石鼓发展画卷,色彩斑斓,风景无限。
2018年12月26日,从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石鼓区2018年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三项工作继2017年荣获全省先进后,再次蝉联“大满贯”,全省仅7家,系衡阳市唯一。同时,石鼓区还被授予全省“平安县(市)区”的称号。
不仅于此,2018年石鼓区可谓一路高歌,收获满满:全省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荣获“AA级”、演武坪社区“四色工作法”荣获民政部优秀社区工作法、角山镇被确定为“三个天天”省级示范点创建单位……
一项项特色举措、一个个闪耀的荣誉,见证着石鼓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全方位的成就。未来,石鼓区委、区政府将继续朝着打造“湘南地区最具活力的商贸文化中心”迈出铿锵步伐,留下腾跃的印迹……
亮点一 全区各行业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
2018年,石鼓区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总阀门”,置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守安全生产红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全区各行业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年度考核排名位居全市前列。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创建,目前,全区所有街道均已成功创建省、市安全生产工作示范乡街。强力推进“三大行动”常态化与“强执法、防事故”专项行动,以“强执法、防事故”活动为基础,规范行政执法,开展联合执法,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先后出台了《石鼓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和《安全生产考核办法》,落实各级党政领导责任,安全生产工作全覆盖,将所有安委会成员单位、镇街、村(社区)全部纳入安全生产考核。重点时段严防死守,元旦、春节、“两会”、五一和国庆、中秋、圣诞等重大节日期间,区领导亲自率领公安、消防、安监、发改等部门,以及相关街道组成联合督查组,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并解决辖区内的重点安全隐患。
同时,全区7个安监站全部配齐安监员,并率先在青山、人民街道实施了网格化安全监管示范试点,花费近500万建设雪亮工程,有效监控辖区重点领域和设施,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强化安全宣传培训,织就全面遏制事故安全之网。编辑了《石鼓区安全生产工作手册》,印发到全区所有安委会成员单位、镇街、村(社区)和辖区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响应“夯实安全基层基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大培训活动,送训360余人,自训2800余人,培训全区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1000余人。
石鼓区委书记唐浩然,(左二)石鼓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浪(左三)参加社区幼儿娱乐活动
石鼓区政协主席王仲晓(中)在项目现场调研
民警通过区综治中心的监控系统现场调度指挥
.近年来,石鼓区新增城镇就业、棚户区改造、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等9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发放租赁住房补贴408万元、分配公租房364套,新建城乡养老机构8个,城乡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不断完善。
亮点二 “三个一”让阳光照进计生特殊家庭
石鼓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一票否决”,创新推出了“三个一,让阳光照进计生特殊家庭”项目,即:组建一支专家团队、搭建一个平台、依托一个载体,引导社会各个团体积极参与计生特殊家庭的服务管理。
全区先后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县市区”“全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市区”称号;合江、黄沙湾、潇湘三个街道荣获“全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街道”称号,黄沙湾街道成功创建“全省计划生育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雁栖湖社区、人民路社区、畔湖路社区获评“全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旭东村获评“全省卫生村”。
亮点三 “5+X”打造社会综合治理新样本
2018年以来,石鼓区创新推行综治中心“5+X”模式,将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维稳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综治中心,五个中心进行合一,通过开放平台、共用设备,引入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工作职能,实现城市综合治理资源共享。
石鼓区还创新推行了“1+2+3”的领导轮班接访制度,探索建立了专群结合、干群结合的巡逻模式,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一村一辅警”工作,同时,演武坪社区工作法也在全国推广,有效构建了“大综治”实战体系。
2018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湖南调研时充分肯定了石鼓区“五中心合一”“一村一辅警”等做法。全市政法综治工作现场会连续两年在石鼓区召开,民调排名全市城区第一,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稳步提升。
亮点四
全省财政管理绩效
综合评价荣获“AA级”
石鼓区强化财源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涵养财源。安排100万元用于支持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了深圳华侨城入驻来雁新城;安排100万元奖励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吸引区域性总部落户,实现了更多中小企业到该区注册;安排60万元用于项目的前期策划包装,成功包装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此外,该区建立了区级领导和区直部门服务企业制度,区级领导带领区直部门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截至2018年11月,石鼓区财政总收入总量全市第一,税占比全市第一。全年预计收入总量将保持全市第一,税占比将稳定在97%以上,全市第一,全省名列前茅。
在省财政厅对全省123个县市区财政管理工作从财政预算执行、收入质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预算公开、其他财政管理工作绩效和严肃财经纪律等6个方面14项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中,石鼓区以全省城区前三的优秀成绩,跻身湖南省财政管理先进单位行列,其绩效综合评价为AA级。
在雁城衡阳北面,一面千年“石鼓”枕着涓涓湘水、蒸水和耒水,矗立在三江汇流的石山之上。“石鼓”无声,却赋予了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如雷贯耳,响彻千年。
亮点五
“四色工作法”
荣获民政部优秀社区工作法
潇湘街道演武坪社区创建“红、橙、绿、银”四色工作法,突出红色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引领社区工作,以开展志愿服务展示党员风采,并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让党员更好地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橙色暖心服务,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主导方向,努力建设服务优质、生活便利社区,开展多项暖心邻里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构建绿色和谐社区,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开展“三清三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立各项更加健全的工作制度,创建和谐平安社区;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社区转变角色,让居民代表充分发挥自治作用。2018年,演武坪社区“四色工作法”荣获民政部优秀社区工作法。
改革开放以来,石鼓区城市骨架不断拓展。107国道城市化改造竣工通车,蒸湘北路延伸、蒸阳北路延伸、长丰大道北延、二环路通车,怀邵衡铁路顺利推进,一条条东西联动、南北互通的城市路网四通八达。
亮点六
“大宣传”格局奏响“最强音”
全区理论武装劲风扬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三做一评活动,在全省工作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角山镇被确定为“三个天天”省级示范点创建单位,成为全市唯一一个省级示范点。新时代讲习所得到中央媒体人民网的大力推介后,被重庆市委党刊《党课参考》收录为创新案例,被评为“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获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点赞。改革开放40周年城镇一体化建设、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乡村振兴、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等经验做法,先后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网、新华社《半月谈》的大力推介,石鼓美誉度获极大提升。坚持文化为民育民惠民,常态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化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题整改,“欢乐潇湘·幸福石鼓”群众广场舞表演登上央视荧幕,400余场“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活动点亮市民生活。组建76个文化社会艺术团体,实现了文艺队伍社区、村全覆盖,打造了区、乡、村三级“十分钟文化圈”。区文化馆廖卫华创作的《山乡的春天》在“讴歌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新创作歌曲推选活动中作为主题新创作歌曲,与中宣部第六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一起,在全省进行宣传推广。
崇盛国际中心。近年来,随着华耀城、中亿汽贸城、崇盛国际中心等城市综合体的落地生根,石鼓区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服务等新兴业态迅速壮大,点燃了石鼓经济“动车”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