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体育事业“跑”出加速度 精彩赛事“嗨”出新高度
发布时间:2019-01-26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 湘声报记者  文明


长沙市体育局强力践行五大理念,凝心聚力促发展


体育局李平8.jpg李平 省政协常委、长沙市政协副主席、 民进长沙市委主委、长沙市体育局局长


  历史底蕴丰厚而不失活力是长沙的城市形象,体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长沙体育事业成绩单沉甸甸、很给力,不断展现着长沙城市的魅力和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多次点赞长沙市体育工作,“长沙体育事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擦亮了省会名片,体现了省会担当,成绩值得肯定”。


  全民健身方兴未艾,体育赛事高潮迭起。2018年,长沙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增实力、求突破”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群体惠民、竞技提质、产业引导”四大工程,进一步发展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体育产业,更有效地满足了市民群众强劲的运动健康需求,使长沙的体育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让体育的内容更丰富,让城市的生命力、竞争力更加旺盛。2018年全局工作实现了“全年红”。长沙体育服务已成为全国的金字招牌。更为重要的是,修编出台的《长沙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让长沙体育事业发展用地有法可依,真正体现依法行政。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建功新时代,惟有勠力奋斗!2019年,我们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再思考、再改革、再出发,紧盯新目标新要求、谋划新思路新举措,推动长沙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长沙体育事业新发展,助推大美长沙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常委、长沙市政协副主席、市体育局局长李平说。


体育局李平1.jpg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组织专家对2019年长沙第二十七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比赛场地进行考察


  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有规可依


  2018年,长沙市体育局体育惠民成果丰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修编出台了《长沙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对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提出了相关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近期,长沙市主要领导在调研体育产业规划工作时多次提出,需研究落实关于全民健身项目以及相关民生设施项目纳入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问题。


  为了落实中央“全民健身和发展体育产业”精神,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将体育行业规划与城市规划更好地衔接,科学布局全市体育设施,确保体育设施用地与城市建设协调同步发展,《长沙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2018年适时出台。


  “公益体育场馆难以落地,是‘ 群众健身去哪儿’难以突破的瓶颈,编制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是响应全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调剂新增了31处体育设施专项用地,在今后各产业布局同时占有一席之地,2019年将让各项规划逐步落地。”李平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长沙体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长沙市体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带、六基地”的产业布局,社会体育在普及中蓬勃发展,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持续加快。从2016年起,全民健身专项活动经费达到人均2元,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投资5亿多元,用于建设特色体育主题公园、体育文化广场、多功能社区健身场、全民健身驿站等城乡健身场地设施。据统计显示,长沙市体育场馆总数达11007个,体育场地总面积1108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为1.53平方米。


  近年来,长沙市着力实施“一圈两场三道”行动计划,为市民打造15分钟生活圈。围绕市委、市政府这一重点民生工作,长沙市体育局相应推出了体育事业“一圈一道两站点”建设,包括老百姓出门步行15分钟能够到达的全民健身圈,10公里长的健身步道,以及全民健身驿站和国民体质监测点的项目内容。目前,各项目都已扎实推进,在全市建设了7条总长64.8公里健身步道,建成了全民健身工程600处。


  与此同时,2018年,长沙市创新全民健身活动举办机制,各区县(市)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创建的“一区(县)一品”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活动正有序推进。全市共举办首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各类赛别100余场次;以第七届全民健身节为契机,共举办了21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同时,2018年暑期共免费开放25家游泳场馆和63个体育培训项目,惠及全市中小学生10余万人次。2018年5月,长沙市体育局还在全省率先出台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三年行动计划。


  上千场大型赛事点亮星城


  从春到冬,长沙一年四季,有上千场体育赛事进行,吸引了数百万的体育人口参与,让上百万市民从中受益。


  2018年10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以及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18长沙国际马拉松赛取得圆满成功。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桂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贺黎明、中国田径协会副秘书长杨继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彭翔、省体育局局长李舜,市领导徐宏源、文树勋、夏建平、唐向阳、陈中等出席了起跑仪式。


  本次赛事在前三届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优化升级,以争创国际田联铜标赛事为目标,以跑友为中心,打造跑友最满意、体验感最强的马拉松赛,成功入选“奔跑中国改革开放”系列活动,CCTV5对比赛盛况进行了全程直播。通过成功举办本次长沙国际马拉松赛,形成了一个涵盖城市营销、休闲旅游、餐饮商贸、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融合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有效拉动了长沙经济的增长。经过四年的成长,长沙国际马拉松赛已经成为长沙一张耀眼的名片,不仅全面展示了品质长沙建设成果,同时也为长沙打造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宣传推介长沙城市品牌,提升山水洲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了一个更加直观的宣传平台。


  2018年,长沙市体育局还举办了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中华龙舟大赛等品牌赛事,同时新引进了国际铁人三项赛、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等高端时尚赛事,承办了中国社会足球年度重要活动“人民足球嘉年华”。2019年,长沙将举办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打开了长沙体育事业发展的开放之门。


  李平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培育长沙国际马拉松赛等本土赛事,加快探索进一步延伸长马的产业链,进一步加大国际高端赛事的引进力度,力争把长沙打造成中部地区的体育赛事之都。


  竞技体育蓬勃发展


  近年来,长沙市竞技体育在改革中取得突破。全局突出奥运重点项目,兼顾省运项目,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加强三大球、三小球、水上运动、田径等20余个项目训练,全市常年参加业余训练人数达3000余人。向上级运动队、兄弟省市运动队输送运动员300多人。


  2018年,长沙市体育局输送的运动员王雪朦、易立琴分别夺得雅加达亚运会女子篮球冠军、赛艇女子四人单桨无舵手金牌;在第26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上,长沙市体育局教练员彭丽君带领以雅礼女篮为班底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女篮冠军。


  2018年,长沙代表团在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夺取了金牌总数(255.5枚)、团体总分(7552.25分)、体育道德风尚奖总数等多项第一,是长沙市第五次蝉联省运会金牌榜和总分榜“双第一”。


  近年来,长沙连续引进的大型国际顶级赛事带动了竞技体育表演和竞技体育培训业发展,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弥补了专业教练员人员的不足,促进了各体育项目的发展。随着《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意见》的总体推进,以校园足球为龙头,带动了长沙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2018年1月,长沙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获得国家体育总局肯定。今年,长沙市体育局紧扣2019年第27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突出建设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两大重点阵地,着力构建更加科学化的业余体育训练体系。


  2019年,长沙市体育局将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将利用湘江的知名度,开展水上运动节,使“湘江品牌”通过持续不断的大活动更有体育元素、更有活力。


体育局李平6.jpg长沙国际马拉松赛现场


  体育产业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这些年,长沙体育产业发展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体育旅游、运动康复、体育会展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据2018年长沙市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统计显示,2017年末,长沙市体育产业总产出为253.44亿元,增加值为106.57亿元,占同期GDP比重1.01%。2018年长沙体育彩票销售额达到22.55亿元,有力地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2018年,长沙市政府与法国网球联合会签署了《法网罗兰·加洛斯红土网球公园项目合作备忘录》,将在月亮岛体育公园投资建设至少15个有红土网球场的罗兰·加洛斯网球俱乐部。未来,长沙市民有望在家门口体验法国网球公开赛。


  过去一年里,长沙创新出台《关于支持社会新建全民健身场馆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体育赛事活动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高了社会资本投资体育领域的积极性。此外,长沙市两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工作实质性启动,千龙湖小镇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并承办了全国中南片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专题调研现场会。


  从2019年开始,长沙除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体育知名度,带动城市体育人口增长外,还将引进体育龙头企业。雨花区体育新城将建设一个国际体育中心,同时还会引进顶级的体育企业,打造有长沙特色的体育IP。在“一带一部”新定位的引领下,长沙体育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2019年,长沙市体育局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121号文件精神为契机,着力实施好四“121”工程,着力实现长沙国际体育中心——“一个体育产业园、全民健身休闲基地、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基地、体育产业基地”的功能布局。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体育、形成产业”的总体思路,按照市长办公会“强化资源统筹、创新融资模式、优化规划设计、实行专业运营”的要求,将场馆建设与体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建设模式,推动长沙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


  对话


  多个身份、多重角色的转换,李平时刻满怀激情且坚韧执着。无论是本职工作要求,还是参政议政履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城市更美一点,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一点”的初心始终未改。这些年来,在不遗余力推动长沙体育事业“红火”发展的同时,也用行动践行着委员担当与责任。


  她立足本职工作,聚焦乡村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发展、体育产业发展等社会民生问题,提交了多份高质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履职成果丰硕,很多建议得到了政府主管领导批示,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湘声报:在2019年长沙市“两会”期间,民进长沙市委共提交了5件集体提案,其中,《关于完善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技术工作体系的提案》主要由您撰写。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一问题,对此您提出了哪些建议?


  李平: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18年,民进长沙市委主要针对“我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开展了深入调研,发现长沙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整体不优,近视、肥胖、龋齿、脊柱侧弯等疾病呈上升趋势,令人十分担忧。


  为此,我们建议,成立长沙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对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体质健康监测与数据管理、健康教育咨询,同时,建立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一生一档”,及时向家长和学生及时提供监测报告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此外,还应整合医卫、体育资源,构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合作体系。


  湘声报:自2012年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您一直积极履职,用真心、细心、恒心践行委员担当,请您分享一些履职成果。


  李平:从这些年我的履职足迹来看,《建议允许引入社会力量保障弱势群体诉讼保全权利》信息被省委办公厅采纳;《湖南省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研究》调研成果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我在2016年省政协全会上,提交的《加强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我持续几年聚焦教育公平呼吁建言,终于换来现状的改善。2014年,长沙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制定了系列举措。


  回首担任政协委员以来的心路历程,我深切体会到,虽然委员提交提案立竿见影的时候很少,但持续的呼吁能使问题得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助推问题解决,这就是履职成果,是委员力量的体现。


  湘声报:2019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请您谈谈新一年的履职打算。


  李平:我觉得,无论是体育工作还是政协履职,都必须以担当情怀积极传递正能量,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我在过去一年参与“三个一”扶贫行动及“双助”行动中发现,在我省很多边远山区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及体育场地建设较为欠缺。2019年,我将继续从本职工作出发,围绕体育公平问题,作出自己的努力。不负时代,不负委员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两个七十华诞,向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起跳的“关键一跃”献出自己的力量。


体育局李平5.jpg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