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报道一批批湖南援鄂医疗队出发,听队员们唱起国歌,看到爱人之间的依依惜别却又义无反顾,想到这样的场景在中国的天南海北发生着,我们比以往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些感人的政协故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国,哪有家。有人说,一辈子,国家能有几次需要你,当这一刻来临,我们又怎么能退缩!”
昨天(2月26日)上午,湖南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第一次集体学习,请来了两位特殊的“老师”——来自湘声报、文史博览杂志的记者刘敏婕和唐静婷,分享了深入一线采访疫情防控的经历和感受。

2月26日省政协党组中心组学习现场


文史博览记者唐静婷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政协一报一刊主动出击,深入采访,湘声报策划了“庚子战‘疫’——打赢阻击战 政协在行动”,推出“走近医院院长”“委员在一线”“我在黄冈”“战地日记”等全媒体新闻产品;文史博览杂志以“政协抗‘疫’”为主题,推出了“致敬最美逆行者——把N95口罩留给医务人员”“湖南政协人抗击疫情日志”“委员说•抗疫建言”“战疫观察”等短视频和智库产品。
一个多月来,两家湖南政协媒体共发出1600多篇报道,第一时间展现了湖南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党派成员参与一线防控、捐款捐物、建言献策的生动故事,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全国政协微信公号、人民政协报(网)、腾讯、网易、新浪微博、一点资讯、今日头条、新湖南、红网、抖音等各大媒体平台广泛转发,得到了省政协党组和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


2月20日,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看望一报一刊采编人员
“诊治湖南第一例危重病人的怀化市政协委员蒋朝阳,抢救时被病人一口血喷在脸上,当我们问他是否害怕时,他说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出事了也死得其所。”
“省政协澳门委员叶惊涛捐赠物资超过1000万,当问到他为什么不断追加捐款、不断蚂蚁搬家式的为湖南搜集各种医疗物资,他说,我们是湖南人,根都在这里。”
两位记者分享的一线见闻,深深感动了现场参会者。1月26日,湖南省政协发出“用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倡议书,得到委员们的热烈响应。在一报一刊的报道里,有医卫界委员在一线战斗、经济界委员慷慨解囊、文艺界委员用创作鼓舞人心,有港澳委员和海外顾问源源不短地进行爱心接力,还有委员们为保障防疫物资供给日夜坚守,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建言献策,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湖南政协人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

1月27日,湘声报记者刘敏婕前往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采访

春节期间,文史博览记者唐静婷编发“力量湖南”微信公众号

湘声报记者李飞在高速出口采访医护人员

文史博览记者黄璐跨时差采访省政协湖南发展海外顾问
“这段时间每天写稿到深夜,从医院采访回来不敢靠近孩子,但当这一个个故事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觉得我没有理由不往前冲。” 刘敏婕深有感触地说,“不同界别、不同党派的委员凝聚在一起,只为打赢这场战斗,这不正是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生动写照吗?不正是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吗?”

湘声报摄影记者闫利鹏在车站拍摄蓝天救援队

文史博览编辑邓骄旭每天坚持编发“云宝早自习”
“我们90后记者在锻炼中成长,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也更融入政协、依托政协云、真正了解各级政协人在‘难’字当头的那份担当。”唐静婷说。
两家湖南政协媒体的抗疫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委员们纷纷留言或发来微信,评价这些报道传播了满满正能量,彰显了政协力量。
在湘声报连载“战地日记”的湖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邵阳市大祥区政协委员张朋飞说,“更多人因此了解我们在黄冈的战斗,我得到了很多鼓励,跟各行各业的人们一起奋斗,我不孤单”;湖南省政协委员罗可大评价记者们“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候豁得出”。
“省政协党组中心组学习请记者上课,这是第一次。”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高度肯定一报一刊在此次疫情中的主动作为和报道成果, 鼓励记者们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和方式,讲好更多充满正能量的政协故事。
END
文|湘声报记者 刘樱
图|闫利鹏 刘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