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线
信仰成就伟大 青年马克思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3-06-01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导读:今天,我们怀念马克思,是因为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与魅力,也是致敬、缅怀、传承他对理想的执着,对人生的达观和对自由的灼灼追求。马克思从未走远,他一直是有志青年的同行人。


湖南政协新闻网


2023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5周年。他是公认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至今依然是青年人最励志、最具正能量的“超级偶像”。


青年人为何以马克思为偶像?有人说,极具批判和怀疑精神的青年人,像极了青年时期立志“在与风浪搏斗中锻炼成长”的马克思;青年人天然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可以从马克思志在解放全人类、建设理想社会那里找到皈依;而青年人心中对自由的渴望,也能在马克思提出的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找到共鸣。


那么,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是怎样的呢?


湖南政协新闻网

《文史博览·人物》2023年第5期特别报道《青年马克思的世界》


青年应该怎么选择职业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古城特里尔一个律师家庭。那是一个黑暗的年代,当时的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中,关卡林立,赋税苛重,书报刊物受到严厉检查,集会结社被明令取缔。但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造成的影响使得启蒙思想在许多人的脑海里扎了根。


马克思从小就喜欢思考,“善于编造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故事”是童年马克思的写照。他没有读过小学,童年时代的教育主要来自父亲,老马克思喜欢法国的世俗学问,而对宗教持审慎批判态度,这一切都影响了马克思的成长。


13岁时,马克思进入中学,因为调皮捣蛋而被全校师生熟知。他还能言善辩,经常驳得老师哑口无言。尽管他成绩不差,还是因“恶名昭著”而最终留级。


然而,一篇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题的中学毕业论文,却让众人对马克思刮目相待——“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在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毕业论文的节选内容,如此雄文竟然出自一位未满18岁的少年,从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的远大志向——“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终生”。


湖南政协新闻网

1835年9月,马克思中学毕业,他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深邃思考和为人类服务的远大抱负。


可以说,职业选择是马克思之所以成为马克思的重要原因,“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必定也最为人类所铭记。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马克思生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却选择抛弃优渥的生活,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因为他心中有了更为崇高的信仰。


以诗言志,以诗传情


我不能安安静静地生活,

假如整个心灵都热气腾腾;

我不能昏昏沉沉地生活,

既没有风暴也没有斗争。

……

我的命运就是投身于斗争,

永恒的热情在我的胸中沸腾,

我感到生活的圈子太窄,

随波逐流使我觉得可憎。


在这首马克思青年时代写下的诗歌《感想》里,他似乎听到了时代的洪流所掀起的“阵阵声浪”,试图投身斗争、拥抱长空,在废墟上建立一个新世界。


青年马克思曾沉湎于诗人之梦。他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写诗,留下了一首《查理大帝》。


1835 年 10 月,17岁的马克思离开故乡特利尔小镇,到波恩大学攻读法律。虽然学的是刻板的法律条文,他却以诗人的眼光来打量世界,以至于一向欣赏儿子天赋的老马克思不得不写信劝告:“你不应当要求法律课程温情而富有诗意。”父亲的劝说似乎没有起多大作用,马克思在诗作中依然埋怨所学的课程,“把全世界都画满了线条,但是却把精神忘得一干二净”。


青年马克思从不怀疑自己的诗情才华。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左右诗歌和艺术”,并围绕这一目标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社交。这个法律系一年级学生选修的十门课程中,有四门是文学艺术方面的。


1836年10月,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这个普鲁士都市的文化氛围更为浓厚,马克思的文化活动也更加活跃,他结识了一批作家、诗人和批评家,还准备编辑出版一本戏剧评论方面的杂志。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胸中按捺不住的激情和理想,纷纷被他诉诸笔下。像所有不满现实、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当时的他迫切希望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18岁的他在《暴风雨之歌》 中写道:


我在打破所有的锁链,

我要向万里长空飞翔,

我燃烧着烈焰般激情,

要把全世界紧紧拥抱。


他崇尚自由,反复在笔下“敲响”奔向自由的钟声:


房屋在摇晃,睁开眼一望,似碎片在飞扬,突然间四周围都向自由冲,冲破枷锁和牢笼。(《钟楼上打钟人之歌》)


马克思在诗歌中如此描绘和赞美冲破枷锁牢笼的自由力量,也是对当时时代背景的生动影射。19世纪30年代法国的“七月革命”,在德国得到了自由民主运动的回响,天性活跃的大学生马克思自然深受触动。


青年马克思如此执着于诗歌创作,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和燕妮早熟而炽烈的爱情。“无论是古代或者当今,都闪烁着两个字——爱情”“只有你呵,燕妮,我明了你的心”,诗集《爱之书》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马克思对燕妮的炙热情感。


湖南政协新闻网

马克思和妻子燕妮。


燕妮是马克思从小的玩伴,但她是贵族家的小姐,又比马克思大四岁,论阶级、论年龄在当时都不被接受,二人冲破世俗桎梏,经历了七年爱情长跑,于1843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马克思辗转流亡于欧洲各国,燕妮为他誊抄手稿,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二人用相互陪伴做最长情的告白。


或许,青年马克思在诗歌中对事物的形象感受力和描绘力并不特别出色,但这个未来的思想巨人在成长过程中独有的精神风采尤其耀眼。马克思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时,还不满23周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博士之一。24岁时,他已成为《莱茵报》的主编。1842年10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旗帜鲜明地为贫民发声,也就是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马克思因此闻名全国,但也遭到了德国政府的激烈迫害,失业、流亡接踵而至。


思想巨匠的初鸣,震动了欧洲,也为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拉开了帷幕。


湖南政协新闻网

青年马克思。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谈起马克思,就不得不谈到他相识四十年的挚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


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并肩战斗、不分你我,1848年合作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世界,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那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


从《莱茵报》被查封的1843 年,到《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的1848 年,马克思被迫离开德国、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在法国与各种学说碰撞论辩、赴英国改组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创作《共产党宣言》。


5年多时间,马克思在科隆、巴黎、布鲁塞尔、伦敦间颠沛流离而又从不放弃理论探索的那段生活,是整个欧洲矛盾四起、学说林立和迷茫困顿的特殊时期,也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的时代注脚、马克思主义日臻完善成型的重要阶段。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住在同一个城市时,常来常往、互相交流;住在异地时,他们频频书信来往、探讨问题。他们两人的通信,保存下来的有1300多封。在这些书信里,他们之间交流的主题,涵盖了哲学、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


马克思流亡伦敦时,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他极不稳定而又极其微薄的稿费收入,生活十分贫困。在那个时候,他们严冬没钱生火,生病没钱求医,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要靠吃马铃薯过活。


为了资助马克思,使他能够安心写作,恩格斯放弃了专门从事研究的机会,甘当“第二提琴手”,把大量精力耗费在自己反感的商业活动中。恩格斯曾经这么解释过:“我一生所做的是我被指定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


湖南政协新闻网

特里尔中学,1830年10月至1835年9月,马克思曾在此学习。


在那时,恩格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将一英镑、二英镑、或者五英镑、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寄给马克思。对此 ,马克思心存感激,又十分不安。他在1867年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恩格斯之于马克思,是有着共同思想的革命伙伴。马克思有超乎常人的思想觉悟以及批判精神,但他也有着青年人的典型特征——意气用事。


而在与恩格斯相遇之后,恩格斯是唤醒他理智、激发他斗志的一剂良药。友情有很多种,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马克思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始终珍视友情、爱情、亲情,既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从青年时代开始,毅然舍弃舒适安定的生活,选择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道路。面对反动势力驱逐、生活贫困、疾病缠身和家庭不幸,他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蓬勃的勇气和乐观的精神,在矢志不渝地为坚持真理而斗争、为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纯洁、对爱情的忠贞和对亲情的关爱。


今天,我们怀念马克思,是因为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与魅力,也是致敬、缅怀、传承他对理想的执着,对人生的达观和对自由的灼灼追求。马克思从未走远,他一直是有志青年的同行人。


文 | 吴双江

本文原载于《文史博览·人物》2023年第5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