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350公里时速不会是终点”,许平委员讲述为高速列车提速和安全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3-07-07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科创潮涌-650-400.jpg


在高速列车空气动力特性动模型实验室,通过动模型展示最高时速;在轨道交通安全重点实验室,碰撞实验台可亲身感受铁路碰撞过程中的耐撞性……从1997年至2007年,中国铁路6次大提速,每一个模型都在这里进行过实验,每一个新研制的车型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各条线路。


日前,政协融媒记者跟随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平,走进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探寻高速列车速度和安全背后的奥秘。


湖南政协新闻网

许平在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作学术报告。受访者供图


自主研发填空白创第一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还没有高速列车。为了填补这一空白,1994年,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田红旗的带领下,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团队成为研究这一领域的开拓者。研究中心一启动,轨道交通空气动力学与列车撞击动力学两个研究方向同时开展,互相交融。


1996年,许平加入研究中心团队。“当时我觉得高铁项目非常重要,我国地域广阔,地势复杂,需要符合条件的高速交通工具。”许平说,他很幸运能成为这一领域的拓荒者之一。但拓荒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艰辛和付出。项目初创之时,国内还没有高速列车,一切研究都处于空白地位,在全球只能跟跑,而当时国外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了严格封锁,只能从工程试验装备入手,进行自主研发。


没有参照的方法和学习的途径,团队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进行钻研。“这反而倒逼了我们加快自主研发的脚步,所以现在我们所有技术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许平介绍,近30年来,研究中心团队取得系列原创成果,创造了诸多第一:在国际首创500公里/小时级高速轮轨列车和600公里/小时级高速磁浮列车气动特性动模实验系统;研建国际第一套短距离实际运营轨道车辆撞击/瞬时测力试验系统;创建青藏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完成我国第一列高速列车气动外形设计、第一列耐冲击列车吸能设计等;建成国际第一个实际转向架积雪结冰风洞、研建国际首个列车客室环境综合实验系统等。这其中多项技术填补国际空白,被广泛用于京沪等高速铁路、高原高寒铁路以及复兴号等高速列车、出口美国等列车,为中国高铁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让提速和安全并驾齐驱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关系着高速列车能够达到的最高时速。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团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复兴号列车,如今,复兴号列车的最高时速已达到350公里/小时。许平介绍:“最开始,当列车时速达到160多公里就会造成玻璃损坏,影响乘员安全,损伤耳膜等,这些都源于两车交会时,产生的交汇压力波,但通过我们的研究,既能将速度提上来,又能规避这些安全风险。”


国家先后进行了6次高铁大提速,速度是逐渐提高,每一次提速,首先考虑是否能达到这样的速度技术要求,另一个重点就是安全问题,进行了严密的数字计算匹配。


除了空气动力实验,碰撞实验也是轨道交通安全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研究中心的碰撞实验台,正是为了解决铁路碰撞过程中的耐撞性实验和评估的难题而设计的。


“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机制不同,列车是多辆车厢,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能量、姿态都不同,在列车上安装特殊的吸能结构后,列车就能够扛住撞击带来的影响,从而保护车上人员的安全。”许平说,通过日复一日的实验,目前研究中心已研制出多种有效的吸能结构,大大提升了高速列车的安全性能。


“高速列车研究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反反复复实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并找到最优方案。”许平告诉记者,研究空气动力学气动外形,要涉及几百种方案,期间经过成千上万次验证,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吻合,发现规律。而碰撞试验一年内也要进行几百次。一次整车碰撞试验耗费巨大,因此团队成员在前期筹备试验的过程中也是精益求精,通过几个月时间准备,反复验证计算,仔细规划,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风险。


“自2017年来,高铁实际运行速度很长时间停留在350公里的时速,但这不会是终点。”许平表示,下一步,团队还会继续往前走,在提速和安全两大领域并驾齐驱,对高铁进行稳定性、可靠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未来高铁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团队也将聚焦下一代高速列车进行研发。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