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线
屈原纪念馆首任馆长刘石林:屈原不是悲剧人物
发布时间:2023-08-10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导读:屈原精神是他的指路明灯,照亮他不断进步,永无止息

 

湖南政协新闻网 

刘石林:1942 年出生,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首任馆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传说”传承人,第四、第五届汨罗市政协委员

 

“端午佳节祭屈原,欣逢盛世舜尧天。喜有春风汨罗道,齐聚江中忆先贤!”6月21日,汨罗市屈子文化园内,伴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敲响长鸣钟,纪念屈原2300周年水上祭祀大典正式开启。


这位身着白袍、神似屈原的老者便是屈原纪念馆首任馆长刘石林。自1950年随父迁至汨罗,73 年来,“外生土长”的刘石林再未离开,他是玉笥山中的“苦行僧”、屈子祠的“兼职导游”、汨罗江畔的“屈子教授”。


被问到是什么支撑他从高中肄业成为屈学专家时,刘石林深情感慨:“我心中的旗帜,屈原也!”

 

湖南政协新闻网 《文史博览·人物》2023年第7期 《屈原纪念馆首任馆长刘石林:屈原不是悲剧人物》

 

认识屈原

坚持守护屈子祠


1942 年 10 月,刘石林出生在地处湘西南的县城,1950年随教书的父亲迁居阳家墩小学。阳家墩位于汨罗江边、屈子祠西侧,这里流传着许多与屈原有关的故事。“屈老夫子诶,回哦!”端午时节,汨罗江岸的百姓将粽子抛向江中,呼唤屈原的场景深深地印入他的脑海。


后来,阳家墩小学迁入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大厅中悬挂着一幅头戴高冠、身着宽袖袍服、手捧书卷、面目清癯的古人画像,老师翁懋仁告诉学生,这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刘石林回忆:“翁老师经常给学生们讲屈原爱国忧民的故事,带着我们在屈原神龛前作揖,还上玉笥山寻找屈原的遗迹。”


1965年,当时的楚塘公社推荐高中辍学在家务农的刘石林当不脱产的公社文化站辅导员。1976年冬天,当时的省文化局拨款1万元,对摇摇欲坠的屈子祠进行抢救性修缮,刘石林又被指派协助修缮。


20 世纪 70 年代,曾有附近村民住在屈子祠里,搬离时他们拿走了一些东西。刘石林便挨家挨户走访,从人家的阁楼上、猪圈里找回了雕花门、龙头、梁柱、联匾等祠产。“文革”中有位公社社员抢救出一本图书,刘石林一上门,对方就知道了来意,立刻捧出了这本书——图书夹在两块檀木板中,用精织的棉丝带捆扎,这是一本清同治年间木刻印刷线装的《楚辞》。


1978年,为了加强对屈子祠的保护,县社两级领导要他移住屈子祠,兼管这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屈子祠电、水、路都不通,住在这里就像出家一般。白天,刘石林负责打扫卫生,巡视山林,夜晚漆黑一片,万籁俱寂,大门一关他便反复品读那本泛黄的《楚辞选》,“当然也会感到孤独,但当我读着《楚辞》,进入了屈原的精神世界里,也就对外界没有多少感知了。”

 

研究屈原

毕生投身屈学研究


在民间,屈子祠俗称汨罗庙,刘石林被当地人称为“庙祝师”,后来又成了祠里的“兼职导游”。修缮之后,屈子祠正式对外开放,没有专职讲解员,刘石林便承担起了解说工作。有一回,几位湖北游客向他提问:“屈原所在的楚国迁了几次都?都城在哪里?”这可把刘石林问住了。他虽然对祠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可对屈原以及与他相关的历史却只略懂皮毛。


“回答不出来该多丢人呐……”午休时间,刘石林安排好游客吃饭,自己立马翻阅资料和典籍,最终在游客午休后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自那之后,只上了三个月高中的刘石林,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典籍里,开始全面了解屈原其人、其生活的时代、其相关的历史,并在往后数年的日积月累中,成长为一名研究屈原的专家。


1984年,中国屈原学会筹备成立,河北大学教授魏际昌来到汨罗走访,刘石林问:“我们基层工作人员能不能参加学会?”魏际昌当即表示欢迎。


次年,中国屈原学会第一届年会上,非科班出身的刘石林在魏际昌的辅导下,提交了他的第一篇论文《屈原投汨罗考及其他》,一炮打响,被选入学会论文集。学会对论文的评语是:“充溢着田野的芬芳,令人耳目一新。”至此,刘石林正式步入屈学研究,先后出版了3 本屈原研究专著、发表过 70 余篇相关论文。


2014年,湖北郧县提出屈原“出生在郧县,流放在郧县,投江也在郧县”的观点。素日里温语平和的刘石林听闻异常愤慨,先后多次在全国屈学研讨会上予以驳斥,并连续发表《屈原投汨罗考》《屈原投汨罗辩及其他》等文章予以论证。


谈及过往对屈原的陪伴和守护,刘石林发自肺腑地感慨:“我只是一个读了三个月高中的农民,一生以屈原为像为仪,屈原成就了我,我也要对得住心中的‘神’。”

 

弘扬屈原

屈原不是悲剧人物


在即将退休之际,刘石林还在为屈子祠申报“国宝”奔波。屈子祠始建于战国晚期,现存建筑为清乾隆时期重建,是中国大陆现存的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在申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刘石林主导从建筑角度申报,但受政策所限,未能成功。到2001年,国务院开启第五批“国宝”申报工作,那一年,刘石林已经 59 岁,即将退休。时不等人,他多想在自己退休之前完成这一夙愿。


那年春天,刘石林挎着背包,揣着厚厚一沓文字、图片资料,上京寻访专家指导。经费紧张,住不起宾馆,他就住在故宫博物院附近一个招待所的地下室。只要是能见上的专家他都想办法见上一面,求取意见建议。


集思广益,刘石林将申报角度从“建筑”转为“人物”,“从屈原这个人物出发,以宣传和弘扬屈原文化为内核,最终成了!”


2001 年 6 月,屈子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石林觉得自己可以安心退休了,“了无遗憾了”。


但身退心未退,他曾立誓要“为屈原守一辈子”,得守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传说”的传承人,是他的现今身份。


据传,屈原流放后在汨罗居住十余年,又在汨罗自沉身亡,当地留下了许多与屈原相关的传说。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刘石林通过走访周边百姓,收集整理了几百则屈原传说故事,如《一卷<离骚>“山鬼”哭》《汨罗江倒流三十里》《无草怆江潭》等,并给中小学生进行传播、宣讲。


针对关于屈原的认知误区,刘石林总是跟学生们重点强调 ——“屈原自沉不是自杀,他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而去的。”


刘石林解释:“楚人的生死观和现代人截然不同,楚人认为人的死亡只是变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屈原是为了寻找实现‘美政’理想的境地,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美人’,才选择遨游天国。”


对 2000 多年来屈原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问题,刘石林也曾专门撰文论述,“屈原的形象被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列传》中写的‘颜色憔悴,形容枯槁’8个字而定格,我认为这是司马迁的自画像,屈原实际上是一个身长九尺、丰神俊朗的美男子。”


从 6 岁知晓屈原,刘石林的一生都与屈子祠日夜为伴,他守护着屈原,继承、传播、弘扬着屈原精神。今年81岁的刘石林就居住在屈子祠后的小楼里,每天他都要去祠里走走看看,有时会到神龛面前给屈原上炷香。屈原精神是他的指路明灯,照亮他不断进步,永无止息。

 

文∣ 政协融媒记者 仇婷

本文原载于《文史博览·人物》2023年第7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