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
沅江市政协探索住乡镇政协委员“联点”工作机制,访出民情 办好实事 温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3-12-08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邱委员,我们不知道村级公交车在哪里等候?”


今年10月,住泗湖山镇的沅江市政协委员邱诗卉进村收集社情民意时,部分村民向她反映了这个问题。于是,邱诗卉通过泗湖山镇例会报市政协,市政协又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合理设立村镇公交招呼站的建议”。不久,市政府决定出资200万元,每村建一个招呼站。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落实中。


今年以来,沅江市政协通过探索实行住乡镇政协委员“联点”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分管政协工作并配备一名政协专干的工作要求,着力延伸联系界别群众的广度与深度,打通了住乡镇政协委员履职为民“最后一公里”,切实帮群众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问题。


畅通渠道听民意


沅江市政协下发的《住乡镇政协委员联村(社区)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按照“驻地优先、委员所长、便于联络”的原则,将全市193个村(社区)划分为80个联络点,确保每个点都有委员联络。联村(社区)对象包括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事务中心分管政协工作领导、全体住乡镇(街道、中心)政协委员、各乡镇(街道、中心)政协专干。


为让联村(社区)对象及时、全面了解社情民意,沅江市政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一方面明确村(社区)的便民服务员为联络点的信息员,方便联村(社区)对象及时了解更多社情民意。与此同时,通过委员工作室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等方式,短信、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村(社区)建立经常性联系。


另一方面,为切实做到“履职服务周期区域全覆盖”,沅江市政协还将每月15日定为委员联络日。这天,联村(社区)对象要主动入村,下到村(社区)开展“走找想促”等活动。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蓄足委员履职“活水”。根据政协云平台数据显示:委员“联点”推行后,微建议每月增至20多条,社情民意信息增至50余篇。此外,根据收集到的群众需求,今年以来,沅江市政协共组织委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3次、大型捐助活动3次。


沅江市政协主席刘武说,通过委员“联点”工作机制,市政协在基层搭建了一座便民连心桥,既有效激发了委员履职为民的热情,又进一步扩大了政协工作实践范围,有效夯实了履职为民基础。


用心用情解民忧


今年8月,茶盘洲镇分管政协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姜艳得知,许多果农种植的黄桃已熟,但销路不畅,心急如焚。姜艳便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市政协,通过市政协牵线,姜艳迅速与热心公益的市政协委员龙浪联系。随后,龙浪组织爱心志愿者协会进行了一周的直播带货,为果农们销售了3.5万公斤黄桃。


商铺生活污水直排、非高考期间辖区噪声大、自来水供水不足……今年以来,面对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南大膳镇委员工作室认真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用心用情助力解决,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点赞。


截至目前,沅江市19个委员工作室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19条,村(社区)、镇(街道、中心)办复处理170条,市政协对接部门单位协商办理17条。访出实情、办好事情、赢得民心,住乡镇政协委员“联点”工作机制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背后是有一套完善问题解决的机制。


每月月初,各乡镇专干将委员联点走访时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情况汇总、上传至政协云平台并报送至各联络委室,市政协学联委收集梳理后形成每月专报,报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处理。针对悬而未决的重点问题,市政协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开展专题调研与协商,共同助力问题落地落实。


同时,根据基层群众需求和委员优势专长,市政协还设立便民服务、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村(社区)服务中心(委员工作室),由联点委员主动认领,办理落实情况作为年终“委员双考”重要内容。市政协19个委员工作室分别指定1名召集人或驻室委员,连同各乡镇(街道)党委专职副书记和政协专干,一起纳入群众满意度测评人员资源库,参与季度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通讯员 邬昊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