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协
2024新春走基层 | 同福村的新变化新年味
发布时间:2024-02-23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湖南政协新闻网


花灯耍起来

文化生活更丰富


今年61岁的娄底市娄星区同福村村民李楚良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心。


李楚良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起床,吃完早饭,到屋后的菜园里忙活一上午。午饭后眯上一会,约上几个邻居玩会扑克。吃完晚饭,在村级活动中心散散步,和乡邻们侃侃大山,晚上9点半便已进入了梦乡。


“我的要求不高,每天一斤米、一斤肉、一斤水酒,还有一个季度一斤茶叶,生活很带劲。”2022年,李楚良从娄底的一家煤矿企业退休后回到了村里,一开始,他还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会很枯燥无聊,“没想到回到乡村的生活能如此安逸满足”——李楚良这样感慨。


同福村现有2000多人,李楚良同年代的这一批,他们大多出去闯荡打拼了半辈子,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大,村里有家有地还有伴,就都“返巢”养老了。大家觉得,修了新楼房,有点闲钱,可以自己下地种菜,儿时的玩伴现在又聚到了一起,儿女还能时常回来看看,感觉很满足很幸福。


李楚良30多岁那会,舞狮耍花灯是每年春节的固定节目。后来,随着他们的外出,也没及时培养“接班人”,固定节目也就慢慢没有了。


2023年11月,村里提出,要把停了十几年的花灯重新“耍”起来。选拔一批读书放寒假回来的青少年,村里出资送去专业学校培训一个月,成立灯会组织委员会,重新置办花灯、舞狮等装备。


今年春节,同福村一支面貌崭新的花灯队伍,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每晚都在热闹的鞭炮烟花声、村民欢声笑语中走村串户贺新春。


“花灯耍起来,年味就有了。生活富裕了,文化也丰富起来了。”55岁的同福村欣荣屋场村民李连英,对于村里越来越浓的“文化味”深有体会。


建好一个广场

带活整个屋场


春节期间的晴好天气,李连英家门口“李欣荣烈士广场”也因为“红色文化”迎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这个广场原来是一大片荒地,同福村欣荣屋场成立以前,这里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每到夏天,还臭气熏天、蚊虫肆虐,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欣荣屋场成立后,多次召开屋场会,就如何整治这块荒芜之地征求村民意见。最终确定,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将这里打造成“李欣荣烈士广场”。


娄星籍革命烈士李欣荣,在1925年5月长沙湘江师范毕业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投身革命,1933年牺牲,时年27岁。


在广场建设过程中,屋场党小组、屋场理事会成员示范带头,引导村民筹资筹劳、自主建设、自愿管理。


“欣荣屋场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村民对革命烈士李欣荣怀有深厚的感情。”屋场理事长李桂荣说,广场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村民自愿捐建起来的。


建好一个广场,带活整个屋场。经过不懈努力,由村民自筹自建的“李欣荣烈士广场”顺利完工,旧貌换新颜,成为屋场一张标志性名片,同时也成为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屋场党小组组长黄星晖说:“每年来这里参观的师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达1000余人。”


“广场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群众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李桂荣说。


村民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清除道路两旁的杂草。一时间,欣荣屋场人居环境整治蔚然成风:“脏乱差”的旱厕不见了,堆成山的杂物铲走了,沟渠里漂浮的垃圾清理了,以前长满杂草的路边种上了鲜花……


“村里快赶上城里的生活了。”享受着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和温馨后,年过七旬的老人李冬财由衷地说。


随着“李欣荣烈士广场”的建成投入使用,欣荣屋场依托高灯河流域旅游风光带,把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作为支柱产业推进,成立了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的鼓励和带领下,村民大力发展民宿、餐饮、百货零售。


以广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解决了村内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民增加了收益,尝到了甜头,真正做到了在家门口就业。


“屋场合作社带来的好处还有很多。”黄星晖介绍,过去,村民种地的热情不高、收入不多,大部分青壮年只能长期到外地去务工,农村出现了土地荒废、老人小孩留守的情况。现在,有了屋场合作社,村集体、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共同参与,流转土地200余亩。此举不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且补齐了村集体经济的短板。


“以前我在外面工作工资不高,还要租房生活。现在来村里游玩的人多了,村里的钓鱼基地生意也逐渐热起来,我在家门口的钓鱼基地工作,很满足。”村民周小尧高兴地说。


欣荣屋场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欣欣向荣”美好愿景照进现实的同时,同福村“李楚良们”的晚年生活也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