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母亲的坛子菜
发布时间:2024-04-04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生活越来越好了,经常吃鸡鸭鱼肉,油水太重,便想到吃酸菜、坛子菜。一提到酸菜,便想起母亲做的坛子菜来。母亲做的坛子菜好吃,炒的酸菜更是一绝。


在邵阳农村,大多数家庭都会做坛子菜。菜放进坛子里,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从坛子里取出来,清洗干净,稍微炒一下,就是很好的下饭菜了。在上个世纪,坛子菜帮助许多人家度过饥荒,给一代人留下了很多回忆。


母亲做坛子菜是自学的,她出生在城里的大家庭,嫁到农村后,一切从头做起,什么都要一点一点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据母亲说,分家时,奶奶只给了她两个坛子,一个是装酸萝卜、酸辣椒的,另一个是装腌菜的。母亲就是靠这两个坛子起家,做出了远近闻名的坛子菜来。


坛子菜的加工其实很简单,但每一个品种加工程序不一样。比如酸萝卜,将地里的萝卜拔出来洗干净,去掉两头,切成两瓣或者多块,放进篮子里晾干,然后泡在坛子里的酸水中。做酸辣椒、酸豆角、酸刀豆、酸藠头等,都是这样。


做腌菜有点不一样,腌菜又叫“扎菜”,就是一扎一扎放进坛子里的干菜。这种干菜放进坛子里后,时间一长,略带一点酸味,有一种很自然的清香,不论是炒还是做汤都很好吃。这种干菜一般是用青菜做的,将青菜洗干净,放进开水中烫一下,然后取出来,放到阳光下去晒。长长的竹篙上挂满青菜,成为乡村的一道风景。待菜晒干后,一扎一扎再放进坛子里,一两个月后,就能取出来食用了。干豆角、萝卜干、胡葱等,都可以做成腌菜。太阳下晒干,将它们混杂到一起,加点辣椒,放进坛子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婆菜”。


养坛子也是一门学问,要特别细心,不能有半点疏忽。酸菜坛子里面是有酸水的,酸水里面放盐要适中,盐多了菜太咸,盐少了味道淡,也不好保存。


这酸水有老酸水和新酸水之分,大多数新坛子要用老坛子的酸水做引子。没有老酸水的话,就烧开水冷却后放盐,再灌进坛子中。乡下人自己烤酒,最好用米酒的尾子做酸水,有一股天然的酒香,做出的坛子菜清香扑鼻。


要记得经常给坛子“育水”,就是给坛子檐上加水。檐上要经常保持有水,坛子里面才保持真空,如果檐上的水干了,坛子里就会进空气,会坏菜的。


买坛子和补坛子也是一门学问。小时候,我曾跟随父母去供销社买过坛子。那坛子最怕有沙眼漏风,购买坛子时,揭开盖子,在坛子檐上加一点水,用火柴将易燃的纸点燃,放进坛子里,把里面的氧气吸干净,合上盖子。这时,奇迹出现了,听到坛子里呼呼有声,接着听到吸水的声音,坛子檐上的水,一下子被吸走不见了,这就是没有沙眼的好坛子了。


那时我家住的地方窄,人口多,孩子经常不小心碰掉坛子檐、打烂坛子盖什么的,不要紧,自己动手补上就行。这补坛子需要调制一种“油石灰”,即捡一些烂瓦片,将瓦片用铁锤在石头上捶成粉末状,再将一些猪肝捣成糊状,用桐油将它们搅拌好,很快就成为一种胶泥,用它们来补坛子,十分牢固,不亚于现在的胶水,而且要环保得多。


母亲做的坛子菜因为清香味美,深受家人喜爱。兄弟姐妹成家后,几乎每家都学做坛子菜,然而味道都没有母亲做的好。我的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每次回家,都要到奶奶家带一些坛子菜走。表姐表弟每次来看望我的父母,离开时也要带一点坛子菜走。我曾用母亲做的坛子菜招待过一些老乡、朋友,他们吃后都啧啧称赞。


2013年,80岁的母亲因病去世。我们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竟发现有好几大坛坛子菜。兄弟姐妹一时吃不完,放久了又怕坏掉,便将它们送给一个开餐馆的朋友。朋友用坛子菜招待客人,客人们都说好吃,有客人还向老板要一些带回家去吃。


文 | 范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