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双牌县阳明山的杜鹃花开得正艳,游人如织,双牌全域旅游一片红火。近年来,双牌县把旅游作为全县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打造,县政协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做旺全域旅游”这一课题,多层次调研、多形式协商、全方位监督、全过程参与,积极为全县文旅产业出圈出彩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双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县政协多次向县委、县政府建议把生态旅游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县委、县政府积极采纳,并进一步提出要“强力推进‘旅游+’和‘+旅游’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3年来,县政协围绕旅游大开发先后立案提案50多件,安排大会发言16次,组织到景点景区现场调研40余次,召开各类协商会议20多次。建设阳明山夏季康养避暑胜地、开放阳明山冬季雾凇景观等10多项建议被县委、县政府纳入决策程序,并采纳实施。
“旅游是体,文化是魂”。县政协加强文史研究,为县域旅游挖掘文化底蕴,助推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围绕舜帝和象王(舜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有庳古国”(现双牌县江村镇一带)的史迹进行深度研究,挖掘舜帝启“和”、象王履“和”、舜象修“和”历史,编纂了专门的“象文化”研究文集——《象封有庳》,将双牌和文化的起源追溯到了4000多年前。基于这些“和”文化研究成果,双牌县被中国伦理学会授予首个“中国和文化之乡”,为全县旅游擦亮了文化名片。加大地方特色文化的征编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双牌“三考”,即《双牌地名考》《双牌民俗考》和《双牌姓氏考》;策划组编了旅游文化丛书“三卷”,即《双牌味道》《双牌风光》和《双牌文化》。
此外,县政协每年以宣传推介景区景点为主题,联合各文艺协会组织书法展、摄影展等各类展会10多场次。连续多年举办“读诗会”,邀请知名写作、音乐、美术等文艺“大咖”到景区采风、创作、演绎本土特色文艺作品,该活动已经成为县政协的一档特色“品牌节目”。牵头策划组织了“阳明山帐篷露营嘉年华” “桐子坳的秋”永州原创音乐演唱会等主题活动,在省内外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文 | 杨华 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