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如何答好“问题”?名师解读2024年湖南高考作文题(附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08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今天(6月7日),备受关注的2024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随着语文科目的结束,高考作文题引起人们热议。


图片

6月7日,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考点,结束考试的学子们雀跃而出。政协融媒记者闫利鹏摄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何突出特点?意在考查什么?背后蕴含怎样的教育导向?政协融媒记者第一时间邀请多位教育界别的语文名师委员对此进行解读,并刊登范文。


湖南省所用的2024年新课标Ⅰ卷高考作文题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图片

人物名片:陈建平 长沙市政协委员、雨花区中雅培粹双语中学副校长、南雅中学“陈建平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


时代之问,理性之思


湖南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作文写作,继续凸显“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注重引领学生关注现实,激发走出自我、认识世界的探索精神,注重考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性客观的思辨能力。今年的这道时评材料作文题,聚焦当前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科技发展应用背景,分析其利处,思考其弊端。


首先,明确材料中的核心概念:“答案”和“问题”。“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关键词是“答案”,是说当今科技发展应用给人们带来的时代红利,如及时获取远方信息,快速查阅知识资料,助力日常生活等;“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关键词是“问题”,指向科技发展应用带给人们的理性思考,是一劳永逸?还是节外生枝?


其次,注意材料语言表述的倾向。“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一句是表述的重点,其倾向指向当今科技发展应用带来的新问题、新思考、新行动,比如,是安享其便利,还是借力其效率?是丧失人事事寻求“机助”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是激发人解决问题后更高层次的主动探究能力?写作的重点自然是后者。


第三,写出思考的深度。“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是写作时联想和思考的重点,如果“少”,原因是什么?如提高工作效率、弥补个体不足、获得未知信息等;如果“多”,产生什么影响?如丧失基本机能、改变生活结构、激发创新热情等。分析“问题”之少或“问题”之多后,进一步深入思考,写出面对科技发展应用带来改变后的行动方法,如保持清醒认识、重塑行为准则、借力发展优势等。


本次高考作文,写作指向明确,审题没有难度;联系生活具体事例,内容意蕴丰富,个体自主发挥性强,或体验真切的记叙散文,或思考深入的论述文,均可写来,继续体现“开放写作”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高考作文,关注考生的自我思维与价值判断,面对文题中的“时代之问”,需要“理性之思”,展现自己深刻、独到的思维品质,体现善思善为的时代责任感。



图片

人物名片:禹优香 邵东市政协委员,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邵东市第一中学教师


以“问题”拓开更大的世界


2024年湖南高考采用的新高考一卷的作文,以“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的时代发展趋势为情境,引导考生思考“问题”的问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反刷题”“反套作”的特点,体现了高考命题“立德树人”的思想,体现了新课标、新高考的理念,是一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融合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好题。


它引领学子去高度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与问题;去独立、深入思考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去章法安排、斟词酌句中展示辩证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现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理念的转变。


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来看,有必要从高考真题中思考平时教学和备考的方法,笔者以为,学生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贯通课堂内外,融合教材与时代生活。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能满足时代和未来需求。语文学习,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新教材落实为基本,进而可设置更阔大的语文课程,把时代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进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开阔的眼界和四通八达的思维。


二是聚焦核心素养,构建语言和发展思维。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学生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地积累、丰富、运用词句,提升语言品质,并以语言为载体,搭建知识体系和进行有序的思维能力训练,提升思维品质。


写作是人类最复杂的智力活动之一,只有在真实的实践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才是提升写作之道。


图片

人物名片:刘芳 长沙市岳麓区政协委员、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高二语文备课组长


回归学科本位,注重理性思辨


2024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言简意赅、平实自然,着眼于新科技发展与应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性写作,着力考查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鼓励当代青年立足当下、面向思考未来,做有责任担当、有使命抱负、有思想创造的新一代。


首先,该作文题紧扣时代热点,引导学生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思考人类未来。这道作文题抓住了时代发展大趋势,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现实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这句话,聚焦于在科技发展应用的背景下“遇事不决问搜索”这一人人皆知且时时为之的常见现象;而“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把话题导入“答案与问题”这一对核心概念,从两者的辩证关系来看,互联网和AI的确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但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需要人类与时俱进的智慧;互联网与AI解决的是事的问题,但人性问题难以解决,甚至会随着高科技发展而放大,需要高度重视;高科技发展解决了很多现有的问题,但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人类的好奇心不会被科技限制,会发现更多的问题。


其次,这一题目回归学科本位,引导学生在重视教材的学习中培养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高考语文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把握语言文字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文题与教材中的“深化理性思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等内容关联紧密,具有很强的溯源性和思辨性;同时,题目又与去年全国甲卷的“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一题梦幻联动,看似相似,实则相异,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考生有话可说,写好则有难度。考生应该从小处着手思考,以小见大,用更具体的内容来折射深刻的思考和精彩的表达。


最后,作文题注重提升理性思辨,引导学生在面对生活的问题时深入思考探究。材料以问句作结,结合引导语“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知,本题并不局限于要考生就问题本身回答“是”与“否”,而重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上。考生可以就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对某个现象进行深度揭示,甚至也可以从更为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一篇回应时代之问的议论文、一篇感悟独具的记叙文、一篇情真意切的抒情文,都是本题的合适表达。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多元化思维广度的形成都在作文题中可得以呈现。


名师写高考作文


于生生不息中,应时答问

禹优香


AI来袭,人工智能大有席卷天下之势。这样的现实,一方面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改变。另一方面,也必然引人类深思: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通过互联网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吗?


我想说:问题从来与这个世界、与我们人类同步,如影随形。既然世界和人类多元多变,问题亦然。它从来不是单一的,是复杂的;是随时生发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能带有人类温度的,而非只有科技的成分。故以春野芳草,奔腾之河状问题之生生不息,是矣!故希冀以人工智能让问题渐少渐无,谬矣!


有人不禁会疑:如此之说,既然互联网等科技发展不能解决问题,那集业界精英,研人工智能,以国之战略,推其发展,有必要吗?


毋庸置疑,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解决了也还一定会继续解决很多问题。就如前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把人类从受困于低端、繁重的劳动这个问题中解脱出来一样,当今人工智能也正在和将要解决世界和人类的很多问题。它可以入水火、遨太空,上天入地,入人之思维能达而肉体凡胎不能至之境如履平地,而让人类探究宇宙的问题有了更多可能解;它可以把寰宇瞬间呈现于眼前,让人足不出户却想知天下的矛盾有了捷径;它可以聚海量信息解燃眉之急等等。科技的发展,有时可以解决人类因为皮囊所限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正是人类文明前进至关重要的一环。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科技发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体力的不达,机械臂能解决,但人情人性的幽微,永远可能不在人工智能所触及和深入的范畴。AI作诗,也许会有章法有表达,但总会缺少神韵和灵气;机器人陪护,也许能解决基本生理需求,但永远不能慰藉心灵的饥渴。那些因为人、人际交往而产生的问题,那些有关爱恨情仇而积累的矛盾,任是人工智能再如何炉火纯青,也是无能为力的。这些问题,带着温度,非自带温血的人类自己去解决不可。


我们还必须懂得,每一个问题,因彼时彼地彼境而生,也许可借科技于此解。可世殊事异,用人工智能解决了的问题,会衍生新的问题;人类的向前发展,也会出现很多不可预知的新问题。这个世界,没有一个方法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如人类发明了火解决了的取暖和熟食问题远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一样,就如克隆技术的出现也许可以解决一些濒危物种的问题,但也可能引发伦理问题一样。问题不止,无处不在。


问题是麻烦,是矛盾,如果说当时有些问题是把人逼得“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妖魔鬼怪,那么互联网、人工智能也许是应时而生的一时利器,不要期待它是万能钥匙。


前路重重,问题叠叠,则何以解问?与其期待没有问题,不如练就解决问题的本领,见招拆招,一路打怪,方可踏平问题之堑,吟啸而徐行致远。


整理丨政协融媒记者 谭钧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