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委员风采 | 单杨:以科技赋能农产品加工储运有智更有质
发布时间:2025-02-28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图片


“在中方县山沟沟里种出来的刺葡萄,非常适合酿酒,它富含抗氧化的花青素,酿出来的葡萄酒香醇可口。从几串葡萄到制成一瓶葡萄酒,它的价格翻了近6倍。”2月25日,在省农科院的洞庭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洞庭实验室主任单杨兴致勃勃地向大家推介独家配方酿制的葡萄酒。


作为一名从事柑橘等果蔬贮藏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的“农院士”,单杨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过去一年,单杨持续聚焦农产品加工储运建言献策,并提供科研支持,通过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产业增效,为农民增收。


湖南政协新闻网

全国政协委员单杨。 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摄


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协同发展


“如果饭后要求吃一个橘子,你会毫不犹豫地吃掉,但换成3个橘子,则大多数人可能不会吃。如果将3个橘子榨成一杯果汁,你会一口喝掉。”单杨笑言,橘子全身都是宝,不仅能榨橙汁、做罐头,还可以提取类黄酮、香精油、果胶等。


作为深耕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近40年的食品工程专家,每一种农产品,单杨都有办法把它们“吃干榨净”。


“农产品上市时间往往比较集中,贮藏期较短且加工转化率低,导致一段时间内供大于求,不仅卖不上价,还容易堆积损耗。”在单杨看来,要提升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及时把初级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既能减少损耗,保持农副产品价格均衡,还能错开销售高峰让老百姓增收。


单杨在调研中发现,中部传统地区农产品贮藏加工资源丰富,但采后损耗率超过20%,加工转化率不到60%,超过60%的副产物未综合利用;集中上市、贮藏期短且加工转化率低,导致供大于求,增产不增收;绿色实用贮藏保鲜加工技术在能耗、装备、资源利用率、信息智能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为此,单杨提交了《关于中部传统农区农产品贮藏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案,建议树立大农业观,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该提案得到27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支持。


“提案的建议得到相关部委吸纳,农业农村部出台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案中的部分建议内容也被写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要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单杨介绍。


通过提案助力,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湖南为例,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全省农产品加工收益总值增速明显。”单杨说。


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产品加工储运


要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科技创新”成为关键词。今年,单杨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助力农产品加工储运。


围绕农产品加工储运方面的技术难点,单杨认为,可以通过先进的加工和储运技术降低农产品的损耗,从而推动农产品的绿色发展。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储运的关键设备大多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关键设备的国产化。


单杨牵头“农产品加工储运科技创新”课题,2024年,他召集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围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特色农产品等加工,以及果蔬、畜禽水产品等产业的储运保鲜进行调研,深入开展了相关技术预测。


同时,单杨还带领团队围绕科技助力农产品绿色转型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开展了深度调研。“要聚焦国家战略、各级地方政府的需求,围绕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期待开展履职,找准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关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单杨说。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