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27日),政协云委员工作室的活跃度再创新高。当天,值班的两位省政协委员与网友交流,直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

这一天,当值的两位委员,一位是邵阳市副市长、九三学社市委主委晏丽君,她的值班主题是“实施商标战略,发展品牌经济,提升湖南综合实力”;另一位是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九三学社湘潭市委副主委王献志,他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为主题。
值班主题引起的关注热度,出乎王献志的意料。
“家长和学校在学生的教育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关系如何平衡,现实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纠纷,也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接受湘声头条采访时,王献志说,考虑值班主题时,他想到了这个话题,也想听听网友们的想法。当天他正好没有课,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值班上,每一个问题都是认真思考后才答复的。
“提出问题的,有家长,也有中学老师,他们的困惑很多,有的问题还十分尖锐。”通过网上交流,王献志感到收获颇丰,通过直接了解家长和老师的困惑,对相关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感触和思考。
“在政协云委员工作室与网友交流,这种方式非常好,家长或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反映出来,哪怕只有一个问题,也可能通过我的回答引导和影响到一部分人群。”王献志说,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30年的政协委员来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其中,有两位网友提出的问题,王献志觉得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一位网友认为,今年对各校高考成绩不公开的做法不妥当,让老百姓对相关学校的情况无法了解;另一位网友就取消高考加分、等级运动员的优惠政策,使校园内学生竞技体育运动滑坡现象,提出了体育与教育产生矛盾的困惑。对此,王献志将这两条内容转化成了微建议。
尽管值班到晚上11点,王献志觉得时间还不够,意犹未尽,期待有更多的、覆盖面更广的交流机会。他还主动向工作人员提出:“以后如果有其他委员忙不过来,可以安排我多值几次班。”
晏丽君委员的值班主题虽与教育无关,但她也就教育话题回应了多位网友的关切。
我们一起分享委员与网友的部分精彩交流——

网友:
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家长,如何参与到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呢?
王献志:孩子不爱读书有多方面原因,家长的引导也是重要方面。作为同样是家长的我觉得,首先家长就应该是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否则只要求孩子爱读书就有点缘木求鱼的味道。我们夫妻都喜欢读书,孩子也跟着读书,当她发现读书的乐趣之后,比我们还爱读书,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父母的率先垂范十分重要。
网友:
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断让孩子学过多特长。应该如何应对这个误区?
王献志: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的学习似乎成了素质教育的唯一途径,更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甚嚣尘上,让不少家长和小孩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这是一种极为反常的教育现象。
我认为,首先家长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特长,并着重发展孩子的特长。另外,既然是特长也就不应该有那么多特长,大部分家长是在跟风,似乎什么都要求孩子去学,这样就走上了极端。一切顺其自然最好。
网友:
有人说艰难的高中、快乐的大学,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王献志:这是目前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的奇怪现象!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阶段,我们把教育的全部重担都压在学习上了,而大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却有不少学生在做其他事荒废了学业。这是教育颠倒和错位的悲哀。
网友:
家长要怎样定位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达到1+1>2的效果呢?
王献志:您提出的关于家庭教育定位问题,是一个很大也是很有争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校和家长是针锋相对的。按目前的教育状况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严重错位,而且家长做了许多学校应该做好的事,比如家庭作业的监督批改等等。而学校也肩负着不能承受的重任,似乎要把学生的方方面面全包了,这又使学校和教师苦不堪言。我觉得应该以立法的形式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定位清晰,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网友: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明白家长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品质方面的良好教育呢?
王献志:家长对孩子品行形成至关重要。小孩的品质是不能简单刻意去塑造的,作为家长在孩子品行教育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言传身教,以自己优良的品行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至少不要因为你的粗枝大叶而对孩子的品行形成不良影响。
网友:
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中要怎么样做,才能既不放纵孩子又不引起孩子的反感?
王献志:您提的问题可能牵涉到心理学的范围。以我的经验,孩子青春期是比较叛逆,不是什么大问题,家长就不要去干涉了,否则容易造成家长与子女的严重对立。如果有严重问题(也是很少的)必须要坚决矫正,否则遗害无穷。
网友:
我是一名初中教师,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初中生的教育管理难,你认为如何发挥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作用?
王献志:目前家长与学校的关系似乎成了社会热点,问题不少,最关键的就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角色定位出现了错位。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经常会把一些学习任务压向家长,很多家长力不从心、苦不堪言、怨声载道。部分家长把孩子所有的问题都寄托给学校,没有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还有更重要的家庭教育,只要这些观念问题不解决,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就无法正常开展,甚至有时会发生冲突。
如何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牵涉到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沟通平台、沟通方式、法律法规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网友:
许多留守孩子,家长根本没有办法陪伴,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这些孩子和家长?
王献志:这个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父母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和亲属,本身就会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带来许多严重问题。我认为外出打工家长也要承担一定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方面首先要充分相信学校,要与学校特别是老师经常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其次要多与孩子联系,一方面增进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对孩子进行鼓励和教导。这样可以部分弥补家长不在孩子身边的不足。
网友:
自身多种原因,高考成绩不好,如果失败了,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晏丽君:人生是一场长跑,不会一考定终身。只要你努力进取,不言放弃,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径。每个生命都有盛开的花期,希望你好好努力,假如上不了大学,没有关系,可以打工、可以自主创业,日积月累,一样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
文|湘声报记者 程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