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服多天干不了、大棚草莓减产了、工地无法施工……连绵阴雨,又冷又湿,是不是让你的心情也快长霉了?
今天(2月24日)是周日,太阳终于露了脸,送来了久违的温暖。但是,持续的好天气还得再等一等。

昨天在政协云值班时,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局巡视员常国刚的值班主题就与气象有关,多个网友都提到近期阴冷天气。常国刚多年工作在气象系统,曾担任省气象局局长,他在回复网友时说,未来10天湖南大部分地区阴雨维持,湘东南28日至3月1日天气转晴,26日和3月1日晚为最强降雨时段,湘东、湘南有暴雨,对春耕生产带来影响。
但好消息是,气温在27日后上升趋势明显,28日至3月1日最高气温可达25℃以上。
连续低温阴雨使人愁
“自春节以来,全省大部都是在阴雨连绵或者低温雨雪中度过。请问这种气象条件将持续多久?对我省春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后期产生持续干旱或者洪涝灾害……”
早上9点,网友杨玮连问6个问题,表达了对目前天气状况的担忧。
常国刚对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很认真。他说,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对各行业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如油菜遭受湿渍害,黄叶数偏多,预计油菜单产减产10%左右;大棚草莓减产10%以上;大棚育苗的西瓜、辣椒苗出现僵苗不发现象;烟苗长势较差,生育期推迟。“如果后期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烟苗移栽期预计普遍推迟15天以上,将导致烤烟成熟期推迟,严重影响烤烟收割后续的晚稻插秧。”
常国刚还说,雨天较多,道路湿滑,对交通运输产生不利影响,许多露天作业也无法进行,耽误工程进度;阴雨连绵,空气潮湿,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人体舒适度降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情易加重或恶化,流感以及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多发。
天气预报不一致的原因
有网友问:为什么中央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预报的气象有时会不太一致?

“全国天气预报有十分完善的会商流程和机制,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省级和地市级每天的会商。上一级对下一级的预报提供指导,下一级需要对上一级的预报进行订正与细化,并发布预报预警,所以地方台和中央台的预报可能存在细微差别。”常国刚介绍,不一致也可能是预报时段不同,早上预报时段是当日8时至次日8时,上午预报是下午到明天白天,即当日14时至次日20时,而下午的预报是指当日20时至次日20时,如果天气转换快,不一致是可能的。
“相较天气预报更难的,是气候预测。”常国刚说,随着技术的进步,近10年来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有了明显提升,这在近几年湖南汛期旱涝趋势预测中都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如今,湖南气象、水文部门已经形成了长效的汛期气候会商机制。继去年冬季发布的关于湖南春播期气候趋势预测以及汛期(4-9月)气候趋势预测的初步意见之后,双方还将组织多次联合会商,密切监视气候系统的变化,及时提供滚动订正气候预测意见。
减缓气候变暖与你我有关
“这个冬天简直把南方人冻哭,美国芝加哥更是冷过南极,为何全球变暖还会如此之冷?”有网友提出许多人想说的问题。
回答这样的问题,更像是一次气象知识普及。在常国刚看来,气候变暖,一方面导致全球和区域的水循环发生明显改变,大气中的实际水汽量和持水能力都增加,具有形成更强降水的潜力,强天气以及相伴随的气象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增暖幅度较中纬度和低纬地区都要大,由于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大气环流更经常地出现经向环流型式,这使冷暖空气和干湿气流更易发生强烈的南北交换,导致反常的严寒、高温热浪、大暴雨、持续性干旱等极端天气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
常国刚说,全球变暖并非每个地方都同样变暖,更不是时时变暖。这个冬天美国多地遭遇罕见极寒天气,气温创下历史新低,就是例证。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 常国刚表示,每一个人都需要尽自己的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同时更多地关注天气预报预警,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END
文| 湘声报记者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