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4市+1县,实践基地成果出新出彩
发布时间:2022-07-20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图片


今天(7月19日)下午,省政协“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一体推进‘三个基地’建设”座谈会在双峰县举行。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实践基地”,长沙市政协、株洲市政协、湘潭市政协、娄底市政协、双峰县政协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各自工作成效。


图片


长沙市


打造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

有效衔接金招牌

2021年,各区县(市)

共召开基层民主协商对话900余场,

微协商190场,

解决问题1000余个。


共建立237家委员工作室,

邀请住长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

以及487名长沙市政协委员、

各区县(市)委员全部入驻委员工作室,

同时吸收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加入。


鼓励各区县(市)结合实际,

不拘一格创新协商品牌,

形成了一区县(市)一品牌、

一区县(市)多品牌的现象。


如宁乡市的“话筒给群众,有事好商量”

雨花区的基层民情对话会

天心区的“今天有事商量”

芙蓉区东湖街道的“东湖夜话”

望城区的“望事好商量”“幸福望城大家谈”

开福区的“三诊”工作法、江湾社区的“群商荟”

长沙县、浏阳市的“社会贤达”讲堂。



株洲市


打造七大履职平台

着力破解“两个薄弱”

重点打造和提升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凝聚共识”“党建引领”

“委员学习”“宣传工作”

7大履职平台。


“委员论坛”每季度1次,

是围绕大事要事集思广益的

参政议政平台,

依托政协云线上线下融合,

已开展2场论坛,

吸引300多名委员参与。


已开展“株事好商量”活动8场,

上千人次参与。

第一期“株事好商量”

就“双减”议题进行协商后,

推动“双减”政策落实

纳入政府工作考核。


通过“委员论坛”收集建议,

以社情民意信息专报形式报送,

市长批示推进落实。


通过民主监督平台,

分组多轮开展“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大规模田野踏察,

提出监督意见书,

促进相关工作。



湘潭市


协商接地气

“潭事好商量”

着力探索

“理念衔接、主体衔接、

议题衔接、平台衔接”的

“四个衔接”工作法。


在探索创新中

不断完善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

有效衔接的工作措施,

形成四条基本机制——

基层议事平台机制、

委员下沉基层机制、协商信息沟通机制、

协商成果转换机制。


坚持“云”“站”建设,

共建成各级政协委员工作室121家,

省市县三级1445名政协委员

全部入驻,

70个乡镇(街道)全部覆盖,

线上委员工作室全部入驻政协云。


通过政协云对接市长信箱、

市长热线等政务服务平台,

组织开展线上协商,

将收集的各类意见建议,

以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

微建议方式呈报。

今年以来,

全市各级委员工作室

共接待群众来访1.5万人(次),

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件。



娄底市


建立四个体系

构建界别履职完整闭环

将21个界别

联合组建17个履职党支部,

明确由机关党委副书记

专职负责委员党的建设工作,

从机关选派党员干部

担任界别党建指导员,

切实把“支部建在界别上,

委员聚在党旗下”。


从界别的组成特点出发,

着力打造“一界别一品牌”

“一界别一特色”的履职格局,

全流程建立完善

“日履职、月会商、年总结”的

界别履职体系。


今年以来,

委员在经常性履职中

收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21条、

微建议205条,

在全会界别联组讨论中

提出意见建议86条,

其中有28条获市委、

市政府在24小时内办复。


建立三级联动评价体系,

将三级联动开展的重点工作,

分解到县市区政协、

界别和各工作机构,

全力推动政协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先创优。



双峰县


突出“四个重点”

建好实践基地

在娄底市率先建立“委员读书室”,

组建“委员读书群”,

定期组织驻室委员、

邀请界别群众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利用政协云平台,

开辟“专题导读”“经典诵读”等栏目。


线上线下

同步建立26家委员工作室,

其中,

1家获评全省示范性委员工作室,

2家获全省最受群众欢迎委员工作室。

通过“委员工作室+屋堂会、

恳谈会、议事会”等方式,

开展宣讲活动等60多场次。


组织政协云线上读书和

履职活动40多场次,

办理微建议160余条,

上报社情民意信息60多条。


围绕“双助双行动”,

鼓励委员投身创业实践,

遴选10个项目作为“委员创业基地”,

捆绑农户4300余户1.2万余人,

解决就业岗位4800余个,

带领群众人均增收5000余元。


建立“双峰智库”,

鼓励有资金、

有实力、有情怀的委员回乡投资

兴办实体项目21个,

投资总额达40亿元。


文|政协融媒记者 李崎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