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素兰的《我的家乡十八洞》、王跃文的《燕子亮亮地叫》——8月初,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连续推出了两部“家国家园系列”绘本,备受关注。王跃文和汤素兰,一位是省作协主席,一位是省文联副主席,同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创作儿童绘本,为湖南儿童文学带来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
“从《我的家乡十八洞》到《燕子亮亮地叫》,我们看到,儿童文学这一‘小’文体不但可以表现时代‘大’主题,而且可以表现得别有趣味,别有意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红叶如此评价。
新时代如何为少年儿童讲好中国故事,让他们了解和领悟时代变迁?同为省政协常委的王跃文和汤素兰分别接受了政协融媒记者采访。
“我是一个文坛‘老麻雀’了,但是面对《燕子亮亮地叫》还是有点儿惶恐的。”8月初,在个人首部儿童文学作品首发式上,省政协常委、省作协主席王跃文如此描述创作心情。
熟悉王跃文的读者都了解,他心中有一个“漫水”情结。溆浦县的漫水村是王跃文的故乡。2014年,他凭中篇小说《漫水》获得鲁迅文学奖。
“希望孩子们尤其是城里的孩子通过阅读漫水村的故事,可以对土地、乡村、农民、劳作有更多认识,了解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更加热爱家园和祖国。”王跃文告诉记者。
“我只能写自己的家乡”
“溆水河从南边深山奔腾而下,流到我的村子漫水,水势早已平缓了。河两岸是宽阔绵延的平地,田里的庄稼,稻谷、油菜、甘蔗、橘子、西瓜,四时不绝。”
《燕子亮亮地叫》也是以漫水村为背景,但和《漫水》不同,写的是王跃文难忘的童年经历。
王跃文坦言,这部作品原是“命题作文”,出版社要他写新时代山乡巨变。作为一个“乡下人”,王跃文对农村的巨大变化有着深切体会,所以一口答应。后来才知道,其实出版社想让他写周立波的故乡益阳清溪村的“山乡巨变”,这让他有点儿犯难。
“我对清溪村今昔对比不了解,让我‘假装’清溪村的人去写‘故乡’的变化,有点勉强。我只能写自己的家乡,写我的漫水。”王跃文说,最终他的想法得到了出版社同意。
在《燕子亮亮地叫》中,王跃文没有采用儿童文学常见的虚构手法,而是以朴实真挚的语言写了一篇4700多字的散文。
从“三五只燕子飞进我家茶堂屋”到“田野的燕子稀稀落落”,再到“田野里燕子漫天飞舞”,作品以“我”的童年生活为主线,以燕子的来去为副线,展现了漫水村的山川地理、飞鸟池塘、树木植被、生活习俗、岁月变迁。
翻开《燕子亮亮地叫》,柔和清亮的绿意让人沉醉于乡村诗意之中。绘图作者、长沙学院绘本艺术工作室主任赵容浩拿到文本后,发现跟自己以往的绘本创作很不一样。“以前大多是幻想,而这次是纪实,感觉就像童年时期的作家带着我穿越到那个时空,去观察乡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非常动人。”在赵容浩看来,湖南插画领域很需要这样的现实题材作为创作底蕴,创作只有来源于生活才可能高于生活。
“相信孩子的审美和理解能力”
“我把松毛稀里哗啦倒在家门口的场院里,用扁担挑开摊匀,好让日头晒干。妈妈已做好早饭,我三扒两咽吃过饭,背上书包往学校跑,坐在课桌前打开书本,身上还满是松毛的香。”
尽管是首次为儿童创作,但王跃文并没有刻意写“童言童语”,而是用一贯从容自然的语调和不紧不慢的叙事节奏来讲故事。在他看来,儿童文学中“捏着鼻子”说话扮儿童腔是十分可笑的,一定要相信孩子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我在书中写的内容都是真实的生活记忆,包括故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王跃文介绍。
从写作来说,王跃文希望小读者可以借鉴好的文风,即“修辞立其诚”,“真实地记录,平实地写作,也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的。比如,文章结尾处写到5只燕子飞进家里,最容易让人感觉是虚构的,其实是真实发生在我家里的场景。”
“王跃文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是文质兼美、意涵深永的佳作,对于小读者来说,这亮亮的燕子叫声是福音。”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对记者表示,“一个作家到了写作成熟的时候能够回过头来写儿童文学,对于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人生最圆满的是从童年出发,最终回归童心。”
对话
“童心对每个人都重要”
政协融媒:你为什么会接受创作儿童绘本的邀请?
王跃文: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文学门类,孩子们需要更多更好的新的文学读物。我愿意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创作文学作品。
政协融媒:有人认为儿童文学主题一般比较简单,通过儿童文学表现乡村振兴这样的时代大主题,你认为意义何在?
王跃文:所谓儿童文学主题比较简单,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文学主题不能用简单或复杂作判定。乡村振兴是当下时代主题的表述,而在更长远的历史维度上,则是生活之流源源不断。我在《燕子亮亮地叫》里写的是自己的童年记忆和乡村变迁,它是一个时期乡村史的文学表达。
政协融媒:在首发式上你说“面对《燕子亮亮地叫》还是有点儿惶恐的”,你因何而惶恐?
王跃文:我讲的“惶恐”是如何同孩子说话。事实上,我发现自己的惶恐是多余的。作家创作儿童文学,必须抛弃“小看”儿童的心理。不必把作家自己假扮成儿童,儿童文学中“捏着鼻子”说话扮儿童腔是十分可笑的。一定要相信孩子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政协融媒:你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几乎每年会读一次《小王子》,还提到过《骑鹅旅行记》等童话,你心中是否有一个儿童文学情结?
王跃文:我喜爱儿童文学,它纯粹、圣洁、浪漫,充满理想光芒。童心对每个人都重要,不光是对于作家,惯于老气横秋的生活是可怕的。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