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协之能服务湖南之为
——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协商民主发展回顾与展望
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常务委员会
编者按:近日,《以政协之能服务湖南之为——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协商民主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这是湖南省政协首次发布协商民主发展报告,也是省级政协的创新之举。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履职创新的特色亮点工作,全景式展示了新时代湖南政协事业的发展成就和湖南政协人的风采。现将部分精彩内容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工作的这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五年。省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全国政协的有力指导和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立足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有效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深入开展“双助双行动”,持续建设运用政协云,持续推进多项职能融合、多级政协联动、线上线下互动,持续深化务实智慧开放和谐政协建设,充分激发“政协之能”,有效服务“湖南之为”,推动湖南省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之能,有力夯实了全省各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一)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建立制度化常态化学习机制,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发挥政协党组、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将其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自觉把政协工作置于省委工作大局之中,主动思考大局,深度融入大局,有效服务大局。省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2019年专门召开了政协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为政协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持续深化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省政协党组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实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从2018年起,每年都召开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会议,以党建引领履职,以履职检验党建。成立专委会分党组、专委会履职党支部,在外出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形成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机关党委、履职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完整组织体系。
(三)持续深化“三个基地”建设运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湖南落实落地。省政协建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培训基地、实践基地(简称“三个基地”),形成理论研究、学习培训和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格局。以省政协研究室和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为主研究基地,在省委党校、省社科院、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成立研究中心,形成“一基地、四中心”的理论研究框架,形成重点理论成果40余篇。2021年,这项工作在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发言。
二、积极发挥建言资政之能,有效助推了全省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一)持续深入开展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紧跟省委发展战略,推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活动,并不断充实、调整、完善。从2017年起,一年一个重点,围绕“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开放强省”“实施动力变革促进我省高质量发展”“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湘非’经贸合作平台,推进湖南开放崛起”“强化长株潭引领作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助推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议题,深入开展调研,组织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有效实施民主监督,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建议案。
(二)持续深入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谋划“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活动,出台工作意见,制订五年行动计划。紧扣各阶段目标任务,一年一个重点,先后围绕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与完善、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医疗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问题开展重点履职,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对策建议,助推“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三)持续深入参与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的不同时间节点先后发出3次倡议,号召全省政协组织和委员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委员们积极响应、向险而行,全力参与医疗救治、防控值守、捐款捐物、稳产稳岗、保障供应,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在重要关头的担当作为。
三、积极发挥凝心聚力之能,广泛汇聚了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正能量
(一)发挥委员影响力,广泛凝聚共识。先后在全国政协书院开展“新时代乡村振兴”“百年湖湘潮”“潇湘新咏”三期读书活动和一期“湖南主题周”读书活动,省政协委员全员上线在全国政协读书平台交流学习。开设政协云书院,全省三级政协委员共平台、同节奏,结合时事热点、履职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二)深化宣传思想工作,凝聚奋进动力。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宣传思想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政协系统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主动融入全省宣传工作大局,初步形成“大宣传”工作格局。整合政协内部资源,搭建以政协云为核心的“报刊网端微屏”融媒体平台,打造“云宝早自习”“委员公开课”等一批宣传品牌,推出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三)做好统战工作,促进各方团结联合。落实新型政党制度,就年度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等重大问题充分协商,推动政协协商与政党协商有效衔接。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履职“第一方阵”作用,政协专委会和民主党派、工商联联合开展年度重点履职活动成为常态。持续关注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就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议题,组织开展协商监督。开展“依法治理农村非法宗教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宗教事务治理能力”等协商活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凝聚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的正义力量,促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四、积极发挥履职为民之能,忠实践行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理念
(一)建设运用委员工作室,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围绕“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议政的平台、凝聚共识的载体”目标定位,广泛建设运用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和委员专长,助推基层治理、凝聚各界共识,形成了政协组织委员、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生动格局。近年来,全省共建设线上线下委员工作室3400多家。
(二)创新微建议履职方式,助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0年,微建议工作实现了全省三级政协全覆盖,成为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形式,成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有效渠道。微建议工作开展以来,全省三级政协先后有近3万名委员参与微建议工作,围绕交通出行、公共设施完善、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领域提交微建议5.5万多条。
(三)围绕热点民生议题开展履职,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持续关注民生改善,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青年创业就业、健康养老、校园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协商和视察监督,促进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积极发挥协商民主之能,有效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完善协商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修改调整过去管用的制度,通过立、改、废,共补充修订完善了80多项规章制度,基本覆盖了政协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比较完备、相对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政协协商工作从协商议题提出到调研活动组织,从协商前期准备到协商会议开展,从协商成果报送到转化情况反馈,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二)构建协商格局。不断丰富协商的平台载体,构建起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和专题协商为重点,以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以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微协商为特色,以专家协商为突破的协商议政格局。五年来,共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0场,专题协商会10多场,对口协商、界别协商、专家协商会50多场。近年来,共开展网络直播40多场,关注、参与群众超过1亿人次。
(三)提高协商质量。探索开展履职质量综合评价,制定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全会期间发布年度履职质量报告,发挥评价的牵引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履职质量评价综合得分稳步上升。坚持不深度调研不提提案、不深度调研不资政建言,推动政协履职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六、积极发挥改革创新之能,充分彰显了湖南政协工作的时代气质
(一)建设运用政协云,推动政协履职发生深刻变化。政协云的建设运用,使政协的履职方式、成效、影响发生了全新变化,委员履职的热情、能力、频率发生了全新变化,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深度、广度发生了全新变化。“湖南政协人的一天,从政协云开始。”全省3万多名委员在“云”上集结,随时随地参加学习培训读书、打卡签到履职活动,参与远程协商、网络议政,提交掌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2019年,湖南省政协运用政协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实践探索,被定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的典型案例”,入选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丛书和干部教育案例。
(二)强化系统思维,提升工作合力。加强多级政协联动,增强政协工作整体效能。加强对市县政协工作的指导,由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市州政协工作,举办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加强与周边省份政协的联动协作,就武陵山片区发展、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跨区域重大问题,建立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合作机制、湘鄂两省四市一区政协合作机制。
(三)夯实工作基础,推动提质增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专委会工作的意见,强化专委会组织功能,提升专委会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对相关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确保“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健全专委会组织调研协商、联系服务委员、对接党政部门等工作机制,专委会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联系委员的重要纽带、专门协商机构的主要依托作用,以及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五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化了对做好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做好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必须一以贯之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
——做好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必须一以贯之为高质量发展聚心聚力聚势。
——做好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必须一以贯之为人民美好生活用心用情用劲。
——做好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必须一以贯之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尽心尽职尽责。
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砥砺奋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将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将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不断激发出潜能和效能。湖湘儿女具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担当情怀和创新精神,具有“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扎实作风和过硬品质,湖南政协实践探索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不会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