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线
走进隆平水稻博物馆,重温一粒种子的奋斗历程
发布时间:2022-05-22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图片

△鸟瞰隆平水稻博物馆。


今天(5月22日),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纪念日。


图片


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隆平水稻博物馆里人头攒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份份史料,重温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缅怀他不平凡的一生。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给他接生的是林巧稚,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图片

△袁隆平的出生证明。


图片

△袁隆平出生时印下的小脚丫。


袁隆平祖籍江西,母亲华静曾在江苏镇江的教会学校读书,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正是母亲的英语启蒙,为袁隆平之后在国际学术活动中熟练运用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母亲华静抱着1岁时的袁隆平。


从1931年到1936年,为了躲避日寇,袁隆平随着父母先后居住在北平、天津、江西赣州、德安、汉口等地。5年时间辗转5个城市,才最终安定了下来。正因为成长在特殊的年代,袁隆平从小见证了无数人死于战争,更多的人死于饥荒。


1948年,袁隆平不顾家人的反对,考入相辉学院农学系,主修遗传育种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辉学院被并入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


1953年7月,袁隆平顺利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他服从统一分配,到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


图片

△23岁袁隆平的大学毕业证书。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株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图片

△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验田。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面对当时严重饥荒,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图片

△博物馆内再现的发现“野败”的场景。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


图片

△袁隆平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手稿。


1966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刊发了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区市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第二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


1997年,袁隆平又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形态模式和选育技术路线,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


2020年11月2日,在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911.7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比数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次测产充分展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更加契合实际生产的特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图片


因为在科研、教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袁隆平先后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等诸多荣誉。


图片

△博物馆内陈列的袁隆平获得的各类奖章等。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秉持着这一宏愿,袁隆平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30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一个老政协人,袁隆平对政协有着深厚的感情。在33年的政协履职生涯里,他无论是担任全国政协常委,还是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始终聚焦“三农”问题建言献策,持续为国家和湖南的发展献计出力。


袁隆平辞世一年了,人们对他的思念从未停止,对他的卓越功勋从未忘记,他的精神风范,将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图|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