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留守孩子的心灯
薪火相传 守望中医
张石泉,1950年生于湖南长沙市,其父张厚明为解放初长沙名医,江苏耿氏喉科继承人。张石泉15岁随父学医,后参加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考试,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医师证。从医50多年,擅长咽喉病症,对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疱疹性咽炎、梅核气、复发性口疮炎等均有独特疗法。另擅治儿科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妇科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增生病、更年期综合征,内科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各类风湿病、肠胃病、失眠、癌症手术后康复等。
渊博家学影响至深
记者
张医师,您出身中医世家,渊博家学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
张石泉:我的父亲张厚明早年受业于他的岳父耿达泉老先生,耿老是江苏耿氏喉科的传人。父亲当年学习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喉科5年,后亲受耿老教诲2年余,尽得师傅真传。他行医主要在建国前后,1951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市卫生局组织中医开业人员统一考试,获得了中医师证书。后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医药卫生人员走集体联合道路,与中医同道中人徐季含、钱岫东、杨雨农、谢少怀、周仲陶等人一起组建长沙市行健中医联合诊所,诊所的旧址就在长沙市黄兴南路的四怡堂药铺,坐诊的医师都是鼎鼎大名的近代湖湘名医,例如钱岫东先生是七世医家郑守谦先生父亲的徒弟。
我印象中父亲爱好广泛,天文、地理、风水、卜卦无一不精,也许是因为传统的中医都喜读古书的缘故吧,他博学多识,注重传统文化,这是我对他最深的记忆。
记者
选择学医是否与您父亲的引导有关?
张石泉:我学医并非是父亲刻意安排的。文革开始时我15岁,学校停课,闲来无事可做,父亲便带我到医馆玩,见习坐诊,看我对中医是否感兴趣。结果我对琳琅满目的药材、望闻问切的诊法非常好奇,于是正式随父学医。
那时从《汤头歌诀》《本草备要》开始读,慢慢接触中医古籍,父亲坐诊时就在对面观看。当时觉得背中医汤方和背唐诗完全不同,虽然都是古文,但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中医方子却不是背了就会用,它讲究灵活加减,对证使用,于是我不懂就问,逐渐积累。
随父学医6年后,我被招工到交通部郴州筑路机械厂,业余时常帮工友们看病,口碑很好,这引起职工医院院长的注意,他建议我半脱产工作,每周来医院上班两天。一年后,经医院领导研究,我正式转到医院工作。
我在职工医院工作了40多年,期间因为我是家学出身,没有文凭,所以领导很关心我,让我在1980年参加了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考试。当时,我的理论成绩是第一名,经过中医院临床考核后获得了中医师证。1990年,我参加了湖南省高等教育中医医疗专业的自学考试,虽然当时已经40多岁了,但是还是刻苦读书,12门课逐一过关,几年后获得了中医专业大专文凭。
综合疗法治咽喉病
记者
您的父亲是江苏耿氏喉科传人,治疗咽喉病有什么特色?
张石泉:我的父亲祖籍是江苏南京,后来他随我祖父迁居长沙。父亲跟随他的岳父耿达泉先生学习中医,最精通的是喉科。
1923年,父亲开始在长沙市三兴街悬壶应诊,后来主要在长沙和南京行医。上世纪50年代白喉病流行,父亲因为积极参与防治工作,成绩显著,1957年被长沙市卫生局、市卫生防疫站评为积极分子,获得表彰。1958年,他担任长沙市中医学徒班临床实习指导老师,认真负责。
对于家传的经验,我曾整理过《乳蛾证治体会》一文发表在1986年的《湖南中医杂志》上。我们的喉科治疗特色主要是多种疗法综合运用,有中药内服法、自配药物吹喉法、针刺法、药材煎水代茶饮法等。自配的吹喉药直达病所,效果非常好。碰到咽喉病伴有高热者,常采用针刺少商穴等刺血疗法。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或是疱疹性咽喉炎,常用中药含漱法。咽喉易感染者,还有药茶疗法,可以一日多次含服。
记者
现在手足口病比较受关注,您对此有什么治疗体会?
张石泉:手足口病就是疱疹性咽炎,感染此病多是因为素体脾胃有热,但是也和时令外感有关。此病多见于小儿,若不留心检查,疱疹颗粒较小、疼痛不甚者,往往不易被发现。出现雪花疮(疱疹)多是内有湿热引起的,或因心火移热于小肠,内蕴湿热,湿热上蒸所致。所以碰到患儿有高热症状时,一定要细心观察,不能只当普通感冒发烧治疗。
我曾收治一位3岁患者,夏季高热,别无不适。但仔细查看咽喉,疱疹细小成丛,四周有红晕,有少许雪花样疮,不破,舌苔黄厚,舌根部尤甚,用古人儿科验看食指指纹法,指纹发红。这就是典型的脾胃蕴热,上蒸咽喉为病,要清凉解热,加上轻宣托毒法。用升麻牛蒡汤合导赤散加减,三副药后身热已退,疱疹好转,但咽部肿痛,不愿吞咽,咽关仍有雪花疮,这是湿邪蕴蓄于中,热蒸于上,用辛凉清热、化浊利湿法,茵陈滑石汤加减,前后服药半月,诸症平复。
手足口病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靠提高患者免疫力,对症治疗。冰凉的食物会降低咽喉抗病能力,所以小儿最好少吃或禁吃。
常见病症因人施药
记者
您治疗其他小儿疾病如感冒发热等疗效迅速,有什么独特的治疗方法吗?
张石泉:小儿外感发热,完全属于表寒和表热的少,寒热夹杂证比较多见。小儿外感发热,总的规律是由寒化热,由表入里,所以每每以寒热互见、表里相兼之证为多。我的体会是,辛温辛凉药物并用兼表里双解大法,临床往往见效极快。特别是暑热季节的小儿发热,还有暑湿因素作祟,所以要疏风解表、清暑利湿。夏季的暑湿之邪容易郁闭肌表,用药的时候可以选择芳香透达的藿香、佩兰、香薷、荷梗之类。当然为了方便,藿香正气丸是夏季必备中成药。
记者
对妇科疾病您的疗法也卓有成效,您有哪些治疗心得?
张石泉:我也只是遵用前贤的理论,治少女重肾,中年妇女重肝,绝经期妇女重脾。
比如,少女月经不调常见肝郁血虚脾弱证,用逍遥散加减方,但内在还有肾气亏虚、精血不足等原因,因为肾气主人体生殖发育,月经与肾气盛衰有直接的关系,月经量少色黯,经期不规律,这时可以用归肾丸加味调理。
而中年妇女的更年期综合征,典型症状是心情烦躁、潮热出汗、月经紊乱,这是属于雌激素减少带来的系列反应,中医多责之肝气郁滞,肝气不舒,因为肝主调畅情志。我的体会是不仅要调肝,女性属阴,还要补血、滋阴、润燥,失眠严重的还要加上养血安神法。
我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特别加入麦冬、知母清热养阴生津,红柴胡舒肝理气,怀牛膝补肝肾、壮腰膝,为了突出补肾阴中求阳的思路,有时还加入少量淫羊藿,这些都是临床的个人经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