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衡阳市机械育秧助力春耕
发布时间:2022-03-31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讯   3月29日,衡阳县石市镇熙园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早稻育秧工厂,社员们正在育秧“流水线”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只见他们放置硬盘、填补营养土、撒水稻种子、调节水量……短短两分钟,一个个育秧硬盘就下了“流水线”。这些秧盘将在密室进行2至3天催芽后,再进入大棚内育苗。目前衡阳市早稻育秧迎来高峰,而机械化全流程育秧让其增效不少。


“以往到了传统育秧时节,要先人工整田,然后铺苗床、上软盘、撒种子、覆土盖籽、上水浇灌……整个育秧过程十分繁琐,需要雇请30多个帮工,既费时又累人。自年初建设了这排连栋智能化育秧工厂后,这一问题已得到破解,稻秧不仅播种精确度高,出苗整齐,质量有保障,而且在室内就能实现育秧全过程的一条龙机械化作业,节省了三分之二的劳力。”熙园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康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计划种植早稻约1000亩。虽然任务比较重,但是利用去年新建的3000多平方米育秧工厂,将会省去很多繁琐的育秧过程,省时又省力。


在衡南县松江镇立名农机合作社的育秧工厂里,自动化育秧生产线正在快速运行。在几名工人的熟练操作下,一个个空的育秧盘被整齐地放上输送带,经过机器自动填入营养土、加入种子后,一个个完整的育秧盘就从机器的另一头出来,十分便捷。


“利用大棚机械化育秧,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通过手机APP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这种育秧工厂使用起来轻松快捷,缩短了育秧时长,保证了秧苗质量。”立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阳黎明对这种“高大上”的工厂化育秧称赞有加。他介绍,今年,合作社将种植早稻1200余亩。为保证育秧质量,从3月20日开始到现在,基地已分三批次进行流水线育秧。目前,有些大棚内已是绿油油的一片。


据悉,传统的育秧,每亩大概需要4斤种子,利用智能化育秧设备每亩只需要2.5斤种子。种植一亩水稻,种子成本可减少50元,育秧人工工资减少20元,每亩育秧成本约减少70元。


工厂化、机械化流水线育秧,是今年衡阳市水稻育秧工作的一大亮点。据了解,目前,衡阳市共有各种育秧大棚面积710万平方米。衡阳市农业农村部门将通过积极推广早稻集中育秧和机插机抛秧技术,努力实现100万亩早稻机插机抛秧面积的目标。

(政协融媒记者 李煜 通讯员 黄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