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在实干中奔跑,在进取中追梦——邵阳市双清区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9-01-27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蓝天下双清区-1.jpg生态宜居城区 刘恩权/摄


蓝天下双清区-3.jpg爱莲文化广场 刘恩权/摄


  □ 王勇  张雪珊


  2018年12月28日上午,香港铜锣湾集团与邵阳公路桥梁公司签订战略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又一大型商业综合体落户邵阳市双清区。


  很多邵阳市民都能感觉到,双清区的商圈格外多:友阿国际广场、东风商业步行街、红星美凯龙……其实,还有更多商圈正在落地双清:涵盖建材家居、五金机电、汽饰汽配、各类小商品等20余个业态的铜罗湾国际商贸城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联结邵阳新老城区,集15万平方米大型复式购物中心、160米超高层写字楼等于一体的步步高新天地项目也已完成基础工程。


  “现在的商场太大了,商品也多,既可以吃东西,又可以玩游戏、看电影……”家住双清区五一南路的李女士说,在至今为止全市最大的商业广场友阿国际广场逛街,高品质消费带给她满满的幸福感。


  目前,双清区已成为邵阳市“双百”城市建设主阵地、邵阳东部城镇群建设中心区域,是邵阳城市建设中心区、工业发展主园区、商贸物流集中区。随着市行政中心、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军分区、市一中搬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和投入使用,双清区即将成为全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力实施‘二区一中心’战略,全力建成湘中湘西南新型工业核心区、商贸物流集聚区和全市政治文化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8年12月24日召开的中共邵阳市双清区委全会发出铿锵声音。


  邵水河奔流不息,资江水激流涌动,行进在新时代发展的大道上,双清区正以开拓进取、敢拼敢干的实干精神,以干事创业、追赶超越的奔跑姿态,大力实施“二区一中心”战略,追逐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双清的美好梦想。


  以较高质量刷新发展面貌


  “我们感觉到,双清区交通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投资创业环境越来越完善,市民生活环境、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胜龙日前在接受邵阳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未来将会加大对双清的投资力度。


  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双清区在新时代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践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双清区,到处涌现一个个生机勃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场面,处处展示着高起点新跨越的强劲动力。


  中心城区商贸优势持续放大。市场主体达到17285户,增长31.5%。红星美凯龙高端建材市场开业,步步高·新天地主体施工,希尔顿酒店启动装修,新世界海洋馆、泰禾影城开工,友阿国际商业广场、金罗湾国际商贸城、湘西南大市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运营势态良好,城区零散商户入驻专业市场步伐加快,“个转企、小升规”来势较好,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企业1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20家,人民广场、友阿、金罗湾、建材城四大核心商圈基本形成。


  工业转型升级提速。全区研发经费投入3.1亿元,技改资金投入15.82亿元,居全市前列。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8家,总数达到14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总数达到52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36.3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5%、GDP的2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市第一。马德里商标实现零的突破。彩虹集团特种玻璃、小米智能电饭煲、讯源电子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投产。传统企业“老树发新芽”,维克液压研制的深海机器人液压控制系统打破外国技术壁垒,湘中制药抗癫痫药物占据全国85%的市场份额,立得皮革荣膺全国轻工皮革业三强。获评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先进县区、全市推新工作二等奖。


蓝天下双清区-4.jpg如火如荼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 刘人铭/摄



  农业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现代农业与精深加工、休闲体验、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双清区进一步成为市区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新花园”。


  重点项目持续发力。推行项目指挥部财务统一集中核算,指挥部管理更加规范精细。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0个,完成投资117.4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5%。怀邵衡铁路、新华南路全线通车,市中心医院东院开业,市纪检监察办案中心投入使用,市一中新校区建设完工,双清家苑即将交付,玉新药业生产线建成投产,金罗湾义乌小商品城建成营业,志成·新世界商业综合体、大汉商业步行街二期主体完工,市进出口通关服务中心和“三所一中心”项目完成“三通一平”。坚持依法阳光和谐征拆,大力开展重点项目拆迁攻坚,共拆迁房屋7.57万平方米,攻克了步步高·新天地、工人文化宫片区棚改、068棚改、中梁一号院、华湘商贸物流拆迁扫尾等一批难题,维护了原湖南汽制棚改、京都伟业、石山岭棚改等重点项目的和谐稳定。


  以三大攻坚夯实发展基础


  “老人家,与您结对帮扶的干部有没有常来看望您?对您进行什么帮助了吗?您对结对帮扶干部的工作还满意吗?”“与我结对帮扶的干部经常来看我,还出钱帮我买米扛到家里,我对他很感谢!”2018年12月13日,双清区委主要领导来到渡头桥镇姚喆村保障性住房姜国红老人家,询问结对帮扶工作落实情况,老人对结对帮扶的区民政局干部非常满意。


  资金安全、安居乐业、碧水蓝天……一桩桩、一件件,都寄托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打好三大攻坚战,关乎党和国家大局,关乎百姓千家万户,是体现浓浓人民情怀的民心工程。双清区把打好三大攻坚战当做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实质性成效。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原则,采取防、控、化、改、转五大措施,切实规范政府举债行为,积极消化存量债务,严格控制增量债务。全区范围内共“停、缓、调、撤”重点项目16个。全面摸清政府债务底数,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化债方案。规范融资平台公司的设立,将原来的3家撤并整合为2家。有效维护政府债权,收回财政出借资金5246万元。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政府债务、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制度建立,防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综合债务率为29.95%,属全省最低的县区之一,债务风险处于绿色安全区域。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00万元,实施脱贫攻坚“十查十看”“十大工程”“学思想、访民情、真帮扶、兴乡村”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驻村工作、结对帮扶、区级干部包未脱贫户、其他干部包巩固脱贫“四个全覆盖”。63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已脱贫户稳定巩固提高。坚持产业带动,每个扶贫村建有产业帮扶合作社,建成光伏发电站,建有产业基地。全面落实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帮扶贫困学生6294人次,实施医疗救助1411人次,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81人,兜底保障222户388人,建设电商扶贫站点17个,解决4个村900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10户危房改造贫困户入住新居。


  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胜利。积极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办理交办件75.5件。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工地扬尘、餐饮油烟、“四车”整治取得实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2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3天。禁养区范围内190家养殖场全部退养到位。关闭“散、小、污”企业19家,整改企业28家。扎实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大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加强废水污染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依法关闭资江双清段12家洗砂场。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龙须沟、洋溪沟完成清淤11.2公里,洋溪入河口水质明显改善,邵水入河口、资江田江渡两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三类以上,工业街水厂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蓝天下双清区-2.jpg佘湖桥夜景  刘恩权/摄


  以统筹兼顾增添发展成效


  “土地可以租给别人,每亩地一年有500元租金,还可以给他们做工赚钱,家门口就能就业。”2018年7月26日,双清区火车站乡莲荷村老卢感慨地对前来调研的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到。该村是双清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通过全方位的统筹发展,双清人民体会到了满满的获得感。


  农业更加高效。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依托亿品农业、雪峰农业、建利农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扩建新洲蔬菜基地700亩,新建寒梅、莲荷花卉苗木基地400亩,提质改造老蔬菜基地3500亩,改造水渠110公里、山塘189口,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全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到14家。积极发展“互联网+订单农业”,继续举办邵阳市第二届农博会,农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新洲蔬菜、莲荷苗木、渔长葡萄、朱家林果等开创品牌。


  乡村更加宜居。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自然村通水泥路、农村安全饮水、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均达到100%。狠抓道路养护和超限超载治理,重点公路优良率保持100%,所有建制村开通客运班车。编制了美丽乡村规划,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乡风文明示范村和美好院落评选,建设规范村民建房集中示范点2个、农村污水处理站2个,改厕355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7%。11个村纳入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全区被纳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区。


  城市建设提质。邵阳碧桂园、路桥·首府国际、和盛·中央城、红星时代广场等商业地产项目加快推进,正在成为邵阳新地标。棚户区改造抓紧实施,邵阳市机械厂、电动工具厂、鸿大中城等棚改项目主体完工。城市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市区第一条隧道新华南路隧道通车,金龙路、邵水东路南段完工,龙须塘路即将建成。完成秀峰路、下河线路、古楼亭路等6条小街小巷的维修改造。龙须塘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双江口进城自动洗车场率先建成投入使用。扎实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大力实施“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和“三万株树木进城”行动,荒山造林1000亩,城区补植移植树木3000余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7%,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1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其中5项超额完成。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五大险种登记参保人数19.89万人,城乡低保、五保实现应保尽保并提高供养标准。为60周岁以上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及被征地补助5303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优待金1521万元、特困供养资金200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6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覆盖率100%。教育事业成效显著,一批中小学扩建、搬迁项目顺利推进,全区所有学校率先在全市通过合格化学校检查验收超额完成城区化解大班额任务,化解城区大班额114个,完成省市下达任务的165%。卫生计生事业不断进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邵阳大道开设分院,区人民医院搬迁步伐加快,爱莲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渡头桥镇卫生院改造主体完工,新建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46个。计生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继续保持“国优”“省优”称号。文化体育事业持续惠民,建成6个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成功举办“宝庆群艺汇·双清大舞台”群众文艺演出等文体赛事活动,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以改革开放释放发展动能


  “原来要跑几次、花一两周时间才能办好的事情,现在只要一个小时左右就全部办完。”2018年7月16日,在双清区政务服务中心,邵阳市恒欣农业发展合伙企业工商联络员熊翠凡拿到办好的工商营业执照后,连呼想不到。该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获得了省工商局的高度评价。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向进一步扩大开放要活力,双清区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永远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深化改革注入新动力。国税地税合并机构改革率先完成。城管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紧锣密鼓推进。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实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最多跑一次”“四办”改革全面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65项减少为131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税8540万元。完善邵阳经开区托管改革,加强对接协商,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官扫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着力推进自主招商、精准招商,组织参加上海沪洽周、广州港洽周、湘品出口博览会、全球邵商大会等节会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与碧桂园集团、慕容集团、泰禾集团、大汉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的对接,使这些集团公司在该区扩大了投资规模,新增了投资项目,同时引进新世界海洋馆、大润发易购等大型项目。全区预计实际利用外资2800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45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4.2亿美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