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委员眼中的十年文旅成就:“四色”湖南 四海迷恋
发布时间:2022-09-04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图片


锦绣潇湘如此多娇。湖南是旅游大省,古色、红色、绿色、夜色相映成画,亮点纷呈。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守正创新抓好文化繁荣发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文化强省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近日,省政协委员分享了他们眼中的湖南文旅十年发展取得的成就,描绘了心中的湖湘壮丽画卷。


熊建华

省政协委员

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


保护利用文物,提升文旅魅力


10年来,湖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取得新进展,成为全国十个文物大省之一,打造了湖南博物院、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凤凰古城等一批彰显潇湘古色的文旅IP项目。


图片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区全景


“湖南在原有基础上,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推进文物与文旅深度融合,在高起点实现了新的发展。”省政协委员、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熊建华说,湖南文物系统性保护取得了新成果,已初步形成一批系统性文物保护与文旅发展成果。如,以炎帝陵、舜帝陵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始祖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体系;以永顺老司城遗址、澧县城头山遗址、长沙炭河里遗址等为代表的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体系;以岳麓书院、浏阳文庙等为代表的文庙书院保护利用体系;以屈子祠、濂溪故里、曾国藩故居等为代表的古代名人纪念性保护利用体系;以黄兴故居、芷江抗战纪念园、岳麓山抗战遗址等为代表的湖南近现代史迹与抗战文物保护利用体系;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园、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等为代表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体系……

  

“通过对文物系统性地保护利用项目的谋划与实施,让古老的文物点焕发青春气息,不少文物点成为了旅游打卡热门景点,促进了湖南文旅的深度融合,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熊建华说,令他尤为感动的是,10年来,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人人保护文物,文物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过去,很多人对文物保护没有概念。现在,社会各界主动积极地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很多群众自发筹钱、筹物,并开展调查、监督。”熊建华介绍,刚刚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的隆回县、修缮了一批乡村书院的桂阳县表现十分突出。同时,一批由社会力量办的非国有博物馆也成长起来了,如长沙的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等,现在都是热门旅游点。


图片

△湖南省博物院马王堆汉墓陈列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要善于从文物考古成果中找出世界级文化符号,让中国故事、湖南故事更吸引人,提升我省文化旅游品牌魅力。”作为省政协委员,近年来,熊建华围绕文物保护与文旅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有不少深入思考。


“希望全社会能进一步重视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用心用情用行动支持文物考古工作,精准做好湖南的考古资源、文博资源、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价值发掘推广工作,用扎扎实实的湖湘文物保护成果助推文旅融合、助推世界旅游目的地打造、助推湖湘文化创新发展。”熊建华说。


金鑫

省政协委员

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以文铸魂,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湖南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在张家界举行,作为一名从业30多年的老文旅人,省政协委员、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金鑫充满自豪。


近10年来,金鑫见证了张家界文旅产业发展变迁。在他看来,张家界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是一大亮点,经过不断磨练打造,以《天门狐仙》《魅力湘西》《张家界千古情》等为代表的旅游演艺,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融合的典范。


10年来,张家界的交通得到了质的提升改善。“张家界能够有效地快捷连接全国的游客,尤其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等地游客进入张家界越来越方便。”金鑫说,随着张吉怀高铁开通、黔张常高铁建成运行,张桑、安慈高速建成通车,张家界正在形成航空、高铁、高速为一体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与此同时,张家界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同步发力,传统绿色山水游线路之中的红色旅游景点提质升级,已成为张家界文旅综合发展的一个有力补充。


图片


“自古以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湖南文化和旅游正在加快协同推进,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金鑫从5个方面谈了他眼中的湖南文旅十年发展变化——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以标志性文化工程的湖南博物院新馆为代表,走出文旅融合守正创新之路;红色旅游精彩纷呈,伟人故里韶山等红色旅游品牌得到新提升,汝城县沙洲村因“半条被子”的故事而闻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正在加快建设;绿色旅游遍地开花,张家界、南岳衡山、莽山、九嶷山等人文绿色资源荟萃;夜间经济交相辉映,从网红城市长沙到凤凰古城、芙蓉镇等,湖南夜经济越来越璀璨;政策制度全力“护航”,出台了多个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建设的政策。


作为省政协委员,金鑫在履职过程中积极围绕我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在今年省两会期间,金鑫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作了题为《创品牌抓融合 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大会发言。


6月28日,十二届省政协第二十一次常委会会议上,金鑫就“做火武陵源、崀山、老司城三大世界级遗产,助力湖南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提出建议。


钟飞

省政协委员

湖南华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点亮夜经济,激发新活力


“10年砥砺前行,湖南文旅成绩有目共睹。目前,我省文旅产业正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跨越,文旅产业已成为湖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说起湖南文旅的发展,省政协委员、湖南华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飞充满激情。


作为土生土长的湘西人,钟飞带领企业深耕湘西文旅近20年。钟飞说,10年时间,湖南通过文旅扶贫,构建出精品线路辐射带动脱贫致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推动了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13条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建设,带动689个村发展,通过旅游直接和间接减少贫困人口累计100余万人。

  

令钟飞最为振奋的是,去年湘西“最美高铁”张吉怀铁路开通,串联起大湘西张家界、芙蓉镇、红石林、吉首、矮寨、十八洞、凤凰古城、麻阳、雪峰山的文旅资源。

  

近年来,湖南夜经济发展形势喜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湖南有长沙市五一商圈、长沙市阳光壹佰凤凰街、湘西凤凰古城、芙蓉镇等4地入选。


图片


作为芙蓉镇夜经济发展的“总策划”,钟飞介绍,芙蓉镇重点打造景区夜文化,特别是打造了大型原创沉浸式民族风俗演艺,极大地推动了山水资源、古镇、土家文化的融合发展,提升了景区的可游度、体验度。


钟飞分享了景区夜经济发展的经验体会:“要做实产品时间、空间纵横融合,将产品的特色化、匠心打造作为文旅发展的根本方向;从时间和空间上拓维,将夜游经济纳入到旅游动线中来,让景区从门票观光型向休闲体验度假型转变。”


同时,钟飞认为要做深产业文章,抢抓消费升级,推进模式、业态、产品等创新,如沉浸式夜间演艺、车营地、光影秀、剧本杀、元宇宙等科技赋能的体验产品,构建产业新生态,焕发湖南夜游新活力。


如何进一步推动夜间文旅经济发展?钟飞建议,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三位一体”宣传机制,做到形式有创意,内容唯美共情。重点宣推湖南各区域龙头文旅景区、线路、节会、演艺等,以高铁、航线为纽带,加强对客源市场的宣传,提升湖南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透品质文章,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提升湖南旅游整体形象,希望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具有一流水平的夜间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不断满足游客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


文|政协融媒记者 陈尽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