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湖南,察民情、听民意,为湖南发展确定新坐标,锚定新方向,赋予新使命。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总书记提出“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对人民政协事业和广大政协委员倾注了深情与厚望。湖南政协融媒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湖南篇”主题宣传报道,展现湖南政协系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深入反映政协委员牢记殷殷嘱托、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风貌。本期3、4版同步刊发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全省建设线上委员工作室3100余家、线下委员工作室超过3000家,实现了全省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全覆盖、委员进驻工作室全覆盖、线下委员工作室入驻政协云全覆盖;
政协云“委员联动值班”开展以来,参与委员2.48万余人次,群众参与388万余人次,收集有效意见建议3.8万余条,成为广大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宣传党的政策和重大部署、释疑解惑的重要平台;
2020年10月至今,全省三级政协委员共提交微建议近2.4万条,党政部门办理回复有2万条,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深情寄语:“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这两年来,湖南政协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使命放在心头,把“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紧密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的担当落在行动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奋力书写以“政协之能”服务“湖南之为”的履职答卷。
以初心之力 筑制度之基
殷殷嘱托,言约旨远。
人民政协的基础在界别、特色在界别、活力在界别、潜力在界别。更好发挥界别作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守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始终做到为民代言、为民建言、为民服务。”省政协主席李微微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以专门章节阐述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
昂扬奋进,步履铿锵。
两年来,省政协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的重点工作和政治任务,确保学习领会不断深化、思想共识不断凝聚、贯彻落实不断推进,更好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融入到省政协履职全过程和各方面,践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磅礴力量不断汇聚,生发出蓬勃的履职动力。
为推动委员更好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发挥代表作用,2020年12月出台了《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办法(试行)》;
为建好用活政协委员工作室,制定《关于加强委员工作室建设的意见》,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线上政协委员工作室留言办理回复工作的通知》,就线上政协委员工作室的群众留言办复工作事项进行明确;
在深入学习调研、反复修改论证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微建议工作办法》进行修订完善;
……
两年来,省政协立足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不断建立健全系列制度和机制,为界别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多方位搭建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履职平台和实践路径。
以为民之力 展委员之能
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是委员工作室建设的初心和使命。
一年前的2021年3月,在益阳召开的全省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推进会,发出了全面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的动员令。
今年5月,全省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专题培训班在韶山开班,对新一届市州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等进行深入培训,推动委员工作室建设向深向实发展。
这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力推动了全省政协委员工作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常态化高质量运行,切实把政协委员工作室建到群众身边。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委员联动工作室在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成立以来,开展了“光明行动”“助听助学行动”“民宿提质”等活动,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青竹村样板”;
两年来,娄底市政协芸理委员工作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云服务”等方式,已完成家庭个性化指导约120期,总服务时间340小时;
截至今年2月,衡南县政协系统依托委员工作室组织召开“委员工作室+屋场恳谈会”200场次,解决各类问题260余个;
……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委员工作室如璀璨星光般,在群众身边提供了有困难能找、有诉求能说、有建议能提的地方。
今年以来,各委员工作室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000余场次,参与委员5.7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4万余个具体问题。
去年11月,政协委员工作室“民意直通车”二维码正式上线。委员“码”上找,服务马上到,从指尖上到家门口,湖南各级政协委员正努力将小小的二维码打造成党心民心的“连心码”、人民群众的“幸福码”。
“如何看待新能源车的普及”“农民个人建房用地答疑”……从2020年起,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在政协云联动值班,根据专业专长和所属界别,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政协重点课题,聚焦界别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精心设置值班主题,吸纳意见,回应关切。
线上回应,线下助推,各政协委员工作室温情履职、温暖人心,“零距离”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更经常更深入,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有了更为生动的诠释。
以实干之力 践政协之为
长沙地铁站出入口设置了港湾式即停即走停靠点;岳阳东站新增一趟高铁,告别“有去难回”窘境;武冈市城区新增2条夜间公交线运营……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柴米油盐”的背后,都凝聚着政协委员微建议的大能量。
微建议,是湖南政协一项创新性、创造性工作,积极对接党委、政府的微建设、微服务,推动解决了大量人民群众身边的微困难、微需求,经过多年发展实践,已经成为湖南政协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一条条带着温度、饱含深情的微建议,是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倾心倾力、用心用情联系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积微成著,当前,微建议工作已成为省市县三级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探索、深入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举措、推动政协委员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群众的重要方式。
问一声需求,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添一份力量。两年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通过持续深化微建议、微协商、微监督“三微”联动机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进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作出了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科学指引。实干方显履职本意。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政协三级联动、三项职能融合推进、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让人才尽出“库”,智慧尽出“囊”,为湖南高质量发展倾政协之力、展政协之长、尽政协之责。
书卷常开沁委员,书香气润满潇湘。两年来,湖南省政协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全国、省、市、县四级政协委员联动,全国政协读书平台、政协云书院互动,线上线下“走读”协同,读书履职结合,读书所思所得的“金点子”,正转化为助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金钥匙”。
省政协先后3次受邀在全国政协读书平台上开群学习,在全国政协读书平台、政协云书院先后组织5期委员读书活动,省政协委员全体入群发言,截至4月底,省级委员发言量总计超过8.54万条、浏览量20多万人次。
无论是战疫、防汛一线,还是乡村振兴前线,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都有着湖南政协人奔忙的身影,他们以坚毅行动,践行着政协委员实干为民的本色。
逐光而行,行必致远。奋进新征程,湖南政协人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体悟“不变的情怀”和“恒久的牵挂”,更加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以更加拼搏向前的姿态,书写更温暖、更绚丽的履职篇章。
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