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生态正好转动物常“惹事” 两位委员呼吁更好地管控野生动物
发布时间:2021-01-28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图片1.png


  □湘声报记者罗艳芳


  “山区的村民、村落频繁遭受野生动物的袭击,野生动物经常出没村民的家中和庄稼地里。几个星期前我在下乡时,看到5头野猪在路上走。”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小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资兴市政协副主席黄琴谈及自己下乡时的见闻。


  黄琴说,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禁捕政策的实施,以及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民族地区、山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猪、野兔、白鹭等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但是野猪经常出现在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区域中,对农作物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影响,轻则减产减收,重则失收,甚至造成人畜伤害。


  省政协委员、绥宁县副县长唐艳也有同感,她所在的绥宁县野生动物也特别多。


  “我们在一些地方安装监控设备后,拍摄到了很多野生动物,甚至包括一些稀有的野生动物,动物很可爱,但也具有伤害性。”唐艳介绍,绥宁县推行购买野生动物伤害险已有几年,一旦有野猪吃老百姓的庄稼,就由保险公司来理赔。


  但唐艳认为,单单有保险还不足以解决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的矛盾,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让野生动物和人类和谐共生。


  为此,唐艳提交了《关于支持实施以雪峰山区域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建议》提案。


  黄琴也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强对野生动物管控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有效管控措施,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限制部分野生动物过快繁殖增长,合理计划猎捕部分野生动物,同时对受害的农户给予适当补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