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小马蹄“踏”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1-01-28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图片1.png


  □湘声报记者罗艳芳 通讯员杨远华 谢文彬


  冬日露脸,天气回暖。忙了近3个月的江代贵,终于可以缓口气了。


  这一季马蹄的收挖工作已接近尾声,1月18日,江代贵正在合作社忙活着,他的妻子则在一旁给工人们发起了工资。


  江代贵是永州市江永县源口瑶族乡七工岭村的马蹄种植大户,一说到马蹄,江代贵便喜笑颜开:“新收的马蹄又大又脆,价格也卖得好,今年我还要继续流转土地扩种。”


  谁也不曾想到,眼前这位被称为“江总”的中年人,曾是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


  省政协委员、江永县政协副主席李红是七工岭村的联点县领导,她从2008年开始联系七工岭村,对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都十分清楚,与工作队采取“一户一策”的措施开展帮扶,多次鼓励江代贵树立脱贫的信心。


  2016年,江代贵租赁土地种植烤烟,眼看丰收在望,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冰雹摧毁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直接亏损近30万元。


  在李红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2017年下半年,江代贵尝试流转40亩田地,从广西引进马蹄种植。


  马蹄收挖时遇上了长时间的雨水季节,泥土太湿,工具几乎用不上,马蹄靠工人们用手工挖。当年,很多马蹄种植户都没有挖完马蹄,而江代贵带着一帮工人将几十亩马蹄收完了。因为当年收挖出来的马蹄少,所以卖了个好价钱。“卖完马蹄后赚了16万元,当时完全不敢想可以赚那么多钱。”江代贵说,马蹄的种植季节短,采取“稻谷+马蹄”轮作的方式,上半年种稻谷,下半年种马蹄,稻谷的收益正好能抵土地流转的资金。


  从此,马蹄开启了江代贵的脱贫致富路。第二年,他扩种了100亩马蹄,不仅脱了贫,还还清了欠款。同时在李红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了玉富贵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其它贫困户和农户发展种植马蹄300多亩,合作社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帮助村民销售。


  2020年,江代贵的马蹄种植扩大到了140亩。种马蹄、挖马蹄都需要大量的工人,特别是马蹄收挖季,最多的时候一天需要上百个工人,这些工人都是本村的村民。去年,江代贵支付村民的工钱超过了40万元。


  “你们种植面积这么大,我们再去帮你争取一些帮扶政策和资金。”李红每次下村,都会询问村里的马蹄业发展情况。经过几年的帮扶,村里的马蹄产业发展起来了,各项扶贫政策落地落实,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江永马蹄以其果大、皮薄、肉脆等特点畅销全国各地,也带富了七工岭村。江代贵成为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被江永县人民政府授予“十星级文明示范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