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城市,怀化如何迈入“海洋时代”?
怀化国际陆港因势而生。加快构建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怀化正书写武陵山片区区域振兴的新篇章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2022年8月15日,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首列农特产品出口东盟班列,从怀化国际陆港鸣笛发运。
满载着芷江甜茶、茶粕、米粉等农特产品,这趟班列经广西凭祥口岸出境,4天后抵达越南首都河内,奔向广阔的东盟市场。
这是芷江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首次集中出口。班列的首发,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湖南
特色农特产品通过怀化国际陆港,走向了国际大舞台。
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怀化是西路陆海新通道东通道重要节点,是湖南融入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重要门户。
抢抓机遇,这座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山城,正以“两年成型、三年成势、五年成标杆”为目标大力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加速迈入“海洋时代”。
西部陆海新通道之机
怀化地处湘、鄂、渝、黔、桂5省(市、自治区)的边区中心位置,沪昆、焦柳、渝怀3条普铁,和沪昆客专、怀邵衡、张吉怀3条高铁在怀化城区呈“雪花状”交汇。
今年,怀化国际陆港有望开行班列100列,其中已开行怀化至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59列,怀化中老班列17列,怀化中越班列2列。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南的重要使命任务。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怀化定位为“重庆—怀化—柳州—北部湾”主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这为怀化融入“一带一路”、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城市提供了政策支撑。怀化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发展机遇。
2021年,民进湖南省委会和省政协委员陈恢清分别提交了《抢抓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加快打造湖南(怀化)国际陆港》提案,经并案后列为省政协重点提案,由省政协主席李微微领衔督办。
2021年7月20日,李微微率队在怀化召开了此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协商提出了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高位协同推进、在项目布局和落地上做好对接联动文章、提升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效度等统筹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建设的有力措施。
省政协将怀化国际陆港建设作为持续关注、持续推进的系统提案,计划通过三到五年时间,每年选取不同切入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提案调研和提案督办活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建议,助推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今年省政协全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怀化市政协主席印宇鹰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的建议》提案,得到了省政协主席会议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省政协重点提案,由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领衔督办。
形成“13+2”共建新格局
2019 年,西部 12 省区市和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共同签署了《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形成了“13+1”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格局。
随着2022年RCEP的正式生效,原产地规则等一系列区域统一规则的适用,如果怀化能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在规划发展、通道运营、项目推进、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这对怀化和湖南都将是大利好。
由此,印宇鹰建议:“在省级层面加快协调推动,让怀化以‘13+2’的形式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省市区‘13+1’合作机制,争取将怀化国际陆港和怀化国际(东盟)物流产业园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及配套设施重点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中央在面向东盟的重大开放平台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怀化形成面向东盟市场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
据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介绍,目前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复函省发改委,明确表示支持湖南省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并将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保障及项目安排等方面统筹考虑湖南省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需求。
2022年7月22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议举行第二次会议,怀化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13+2”的共建新格局。
对接东盟、融入RCEP
2022年初,由老挝、泰国、新加坡等十国的湖南商会成立的“东盟湖南产业联盟”落户怀化,专门对接东盟6000多家工厂和企业资源。
从今年6月起,泰国湖南商会从泰国、老挝等地进口的木薯淀粉,源源不断搭乘中老铁路抵达怀化,用于湖南及周边的医药、花炮等产业。
泰国湖南商会执行会长李胜云介绍,下一步计划在怀化投资建设大型的木薯加工产业园区,并在泰国铁路(中老铁路延线段)完全开通以后,“在泰国的碎米、东南亚的水果、进口木材等方面进行布局”。
陆港带着怀化跑。今年上半年,怀化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4.5%,增幅居全省首位。
未来,怀化国际陆港将实现铁海联运和跨境班列“天天班”,年开行数量超500列,带动怀化形成对接东盟的超千亿临港产业集群。
今年1月1日,备受瞩目的RCEP正式生效,怀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相继组织了第一届RCEP开放合作(怀化)论坛等系列活动,推动了“中国—东盟物流产业合作对接基地”“东盟湖南产业联盟”落户怀化。
在印宇鹰看来,加快将怀化打造为东盟货运集结中心,持续扩大全省对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怀化国际陆港身负重任。
“建议参照湘江新区模式,高规格筹建怀化‘一港一园’工作领导机构,统筹指导推进‘一港一园’建设。”与此同时,印宇鹰提出,建议协调海关总署支持在怀化国际陆港设置海关保税特殊监管区、支持指定功能口岸迭加和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模式应用,协调推动开通怀化(芷江)至东盟(越南)空运航线,构建怀化至东盟海、铁、空、陆“四位一体”的综合国际物流通道体系。
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为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融入“一带一路”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从资金、项目、平台、价费、金融等方面,对怀化国际陆港建设进行支持。
与此同时,省发展和改革委、商务厅、长沙海关、交通等部门和怀化市共同着力、密切配合、合力攻关将这些有力措施,积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加快推进。
怀化国际陆港将成为一个“发动机”,喷涌着开放崛起的动力。怀化将目标定为建成对接东盟、融入RCEP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和高质量合作示范区,为加快构建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书写着武陵山片区区域振兴的新篇章。
本文原载于《文史博览·人物》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