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防疫药品和物资为何如此紧缺?还会持续多久?来自生产流通一线的他们这么说
发布时间:2022-12-25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还有退热药吗?”“急求抗原!”“秒杀N95口罩!”……这几天,与防治新冠病毒有关的药品和物资出现短缺现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长沙部分线下药店,退热药、感冒药、咳嗽药一药难求,抗原试剂、N95口罩难觅踪影。多个电商平台上,限时抢购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以及抗原试纸、N95口罩等,一上架即被秒空。


为何药品和物资会如此紧缺?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多长时间?带着这些问题,政协融媒记者采访了生产和流通企业。


药企加紧生产   药店全国调货


“当前,正清制造的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清热解毒颗粒、热炎宁颗粒、鲜竹沥等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排到2023年4月。”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飞驰告诉记者,目前生产需求是往常3年生产的总和,订单量是以往的50倍以上。

图片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足马力抓生产,保障药品供应。图为工人在包装药品。

自12月7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相关药品和物资的供需矛盾凸显。

在湖南各地的国大民生堂药房,目前推出了凭身份证每人限购2盒退烧药,一天之内药品有限供给的措施。省政协委员、湖南国大民生堂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文策告诉记者,每天顾客咨询最多的是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里列出的首选药品莲花清瘟胶囊,其次是抗原试剂、退热镇痛药和N95口罩。

图片

湖南国大民生堂药房从全国各地积极调集药品。


每天上市量有多少?到底还有多少备货?屈文策向记者表示,目前上游的大多数医药生产企业各类产品都缺货严重,“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同货源商进行调配,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群众的基本需求得到保障”。

屈文策认为,防治药品和物资紧缺的情况还会持续半个月左右,之后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那时第一波病人已经康复,生产、物流等各产业链上的工作人员也能基本重新走向岗位”。

产能跟不上   恐慌性囤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占全球产能的1/3。作为普通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布洛芬在国内已拥有50多年的生产历史,技术上早已不是难题。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仅布洛芬国产药品批文就有558个,药品剂型包括胶囊、颗粒、片剂等。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抗原检测试剂和口罩生产大国。

如此成熟的系列药品和物资,对短期市场需求激增之下出现的紧缺现象,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负责人给出了各自看法。

图片

湖南健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N95、KN95口罩生产线加班加点赶订单保供应。


“我们所有的N95和KN95口罩都供不应求,目前,线上线下咨询我们生产的医用防护口罩、消毒产品和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等产品的客户特别多。”省政协委员、健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之剑告诉记者,企业医用防护口罩生产全面达产后,可以实现日产300至400万只的产能。目前,公司正在组织人员全力生产。

在屈文策看来,大多从事核酸检测试剂生产的企业,都具备生产抗原检测试剂的能力,但因之前大面积开展的是核酸检测,抗原试剂生产线没有满负荷生产,产品储备量不多。

“产能跟不上,民众由于恐慌而大量囤药,以及药品储备量不充分,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医疗物资的过度紧张。”屈文策说。

“阳性感染者越来越多,而药品是一个刚性需求,这个数量很庞大。”屈文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湖南6600多万人口,按照20%的感染率计算,就有1300多万人需要相关药品。屈文策认为,这个数量非常惊人。

“由于药品有效期一般只有两年,加上各种原因,此前流通企业、医药公司等逐步减少了储备。”屈文策说。

与此同时,因这波疫情波及面较广,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很多员工都因感染无法上班,减员严重,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更造成了供需紧张。

原材料告急   生产遇难题

12月17日,怀化市发布《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防治药品储备供应工作的通知》,同时还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目录》,正清集团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清热解毒颗粒、热炎宁颗粒、鲜竹沥等产品入列。

“需求量进一步激增,库存告急。”在加紧生产的过程中,吴飞驰接连遇到原材料供应困难、价格大幅上涨等情况。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生产,随着有该类产品批文的厂家都在扩充产能,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我们公司关键原材料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瓶、铝胶盖均出现断供、短供情况,缺口在10万件左右。”

图片

正清集团综合制剂车间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生产现场。

据介绍,目前给正清集团供应乙酰氨基酚原料的供应商——安徽某制药公司已被当地接管,所生产的原料要求优先供应本地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产排产,制约了产能扩充和抗疫产品的市场供应。”吴飞驰告诉记者,目前大宗原料价格涨幅超过100%,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屈文策告诉记者,他们打款预订的200件福建某制药厂生产的布洛芬,突遇当地管控,产品不能外流。

马力全开足   保产保需求

面对原材料供应难问题,12月18日,正清集团第一时间向省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

吴飞驰告诉记者,目前怀化市政府已经两次组织召开防疫产品专项调度会,要求企业扩大产能,保障供给,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我们集团已开始着手设备改造、人员招聘、寻找新的供应商等工作。”吴飞驰说,针对市场需求的激增,正清集团采取两点一线管理模式,全力生产,实现不停工、不停产、不停运,尽最大努力保障市场供应。

“12月17日,娄底市政府派员到公司口罩生产线进行调研,希望我们发挥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企业的平台作用,尽快达产达效,确保市场供应稳定。”金之剑表示,公司正积极落实要求,保产保供。

面对下阶段的防治,屈文策建议,每个家庭根据国家颁布的治疗方案,备一到两种药即可,并科学用药。同时,多喝热水、保证睡眠,用平常心对待疫情。

“从发布的信息来看,各级政府正在全力推进药品和物资生产保供,一定要相信党和政府的决策,相信中国企业的能力。”金之剑说。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图 | 受访者提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