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他让19万农村孩子因阅读而改变  一位香港教师与乡村图书室的十年
发布时间:2017-07-01 编辑:
分享



  6月28日,在长沙天心区的一个普通小区里,一套100来平方米的民宅成为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在湖南的办公点,它的创办人梁伟明是一名香港教师。

  从2007年第一次踏足湖南,梁伟明每年至少有7个月的时间呆在湖南。10年过去,他依然带着梦想前行,他说基金会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份事业。

  “做好事,用心把事做好,这就是我的公益理念。”梁伟明用一口流利的港式普通话道出了对慈善的看法。


  

  乡村见闻触动慈善义举


  2007年秋天,应朋友之邀,梁伟明来湖南考察教育情况。之前,他在香港从事基础教育已有25年。

  当梁伟明来到长沙周边、韶山等地的乡村学校,教室里破旧的课桌、开裂的讲台让他吃惊。最让他痛心的是,孩子们躲闪的眼神,“他们的眼睛告诉我,未来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头。”

  在梁伟明看来,孩子们的反映与当地封闭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教学质量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学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尽早做些改变,这一代农村小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就会白白溜走。”考察所见令梁伟明无心再回港工作,他决定在湖南探索建立乡村学校图书馆,帮助农村孩子学习。

  2008年,梁伟明申请成立“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开始实施“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项目。同年5月,第一个图书室落户韶山市如意学校。

  一年后,带着自拟的方案和募集到的资金,梁伟明又来到湖南,招聘本土人才组建团队,立志让越来越多的湖南农村孩子,通过阅读插上梦想的翅膀。

  今年5月,“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湖南办事处依法登记注册,并获得驻湘代表机构登记证书,成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驻湘代表机构。从此以后,可以与湖南本土公益组织一样接受内地募捐支持。

  迄今为止,梁伟明已募集并投入资金2500万元,在湖南14个市州建立“阅读·梦飞翔”图书室322个,并辐射宁夏、福建等省份,受惠学生超过19万人。

  “内地公益机构管理还比较薄弱,我把香港的慈善理念和公益组织运作体系引到湖南来,培养了一支本土化的专业队伍作为继任者。”梁伟明说,未来就算没有他的领导管理,这个慈善基金在湖南依然能够长期顺畅地运行下去。


  

  小慈善撬动政府投入


  谈及慈善基金创办初衷,梁伟明坦言,是以建设新概念图书室为平台,致力于协助乡村小学改变教学模式。

  “当下正倡导全民阅读,阅读可以给乡村的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改变?最直观的就是开阔视野,养成良好习惯,思维敏捷,表达自信。”梁伟明说,他们会引导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每月写一份阅读报告,并上台推荐图书,自创绘本作品,开展课本剧表演等活动。

  项目的实施,不仅帮助农村学校建立了新概念图书室,建立系统的阅读教育文化,还给予学校老师全新教育理念和阅读指导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引导老师专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思考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为了保证和监督学校项目效果,基金每年还定期进行学校考核评估。

  基金团队回访时发现,通过两三年时间的引导,开展阅读教育的学校逐渐显现出优势,多所学校排名跃升至地区前列。一些地方的教育局随即将阅读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的考核中,并自筹资金为更多学校开设图书室。

  “‘阅读·梦飞翔’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图书馆、一本本图书,更是一种关怀,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它就像星星之火,点亮了我们县阅读教育的熊熊火焰。”宁乡县教育局中小学教育教研员吴勇说。

  “以小慈善撬动政府大投入,这是创办‘阅读·梦飞翔’慈善基金最大的收获和意义。这是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系统。”梁伟明深有感触地说。

  现在梁伟明最大的心愿是,省一级的教育部门能接受并认可他们的模式,并以此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学校改革。

  在梁伟明眼里,只有农村学校变得更高效,并能提供优质教育时,贫困学生才能真正有机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样我们的投入才能真正让他们受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