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投入340亿建设“一网三中心一基地” 湖南全面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发布时间:2020-11-06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肖君臻


  “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完成‘一网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任务,建成国家精神病学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区域性疾病控制中心……”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重点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湖南将投入约340亿元,实施270多个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使湖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卫生事件能力,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2月,省政协决定增加“进一步完善我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卫生事件能力”作为2020年重点调研协商课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省政协于4月28日召开了今年首场专题协商会,形成了重要履职成果,委员们提出的诸多意见建议被《方案》吸收采纳。


 公共卫生防控救.jpg 2019年6月2日,湖南举行首次空地一体化联合卫生应急演练资料图


  “一网”

         加快完善一体化疾控网络


  《方案》提出,将着力提升监测分析、预防控制、公共管理、应急处置水平,建成整体协同、功能完善、反应快速、高效专业的省市县乡一体化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主要包括建设区域性疾控中心、全面覆盖和提升市县疾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公共卫生能力、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等;加快省疾控中心择址新建项目建设进度,创建国家区域性公共卫生实验室和重大疫情确证实验室;依托省疾控中心建设湖南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和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基地等。


  采用省市共建模式,以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为基础,将建设湖南省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承担全省艾滋病、寄生虫病、呼吸道疾病、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等患者的集中收治、隔离救治、诊断治疗及指导援助。


  “三中心”

        在长沙、衡阳、怀化建区域医卫中心


  在突出重大疫情救治、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提升方面,将以部省高等院校及大型医院为主体,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以及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形成“一主两副”的医疗“高地”。


  “三中心”分别是:


  ——国家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以中南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依托,统筹在长沙市的医疗资源,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主要辐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娄底市等地。围绕重大新发突发疾病所急需的个体化诊疗技术,创建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公共卫生多模态数据分析与临床应用技术中心等6大研发创新平台。


  ——依托南华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建设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依托南华大学和在衡阳市的省、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建设“3+5+2”临床研究与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医院共建生物安全三级水平实验室、核酸分析诊断实验室、传染病解剖室等三大实验室,具备罕见病、传染病、未知疾病的快速诊断检测能力。


  ——依托湖南医药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建设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以新型抗体药物及其智能递送系统、中药合成生物学、侗医药研究等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新型药物研发和应用”平台和生物样本库,创建大湘西地区人类疾病样本库与遗传资源库、动植物(含微生物)样本库与遗传资源库。


  此外,设平战两用应急设施系统,统筹建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5个移动救援救治中心,建设长沙、衡阳、怀化等3个空中救援中心。


  《方案》提出,到2023年,建成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国家精神病学医学中心、12个区域医疗中心和大湘南、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一基地”

  设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基地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医疗物资储备显得尤为重要。《方案》提出,将建立健全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到2023年,建成分级储备、集中管理、统一调拨、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有效满足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应急需要。


  建设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基地,包括建设1个区域性基地,衡阳、怀化2个省级基地,以及11个市级基地。


  建立市场化储备机制,依托具备生产、转产、研制医疗物资资质和条件的企业实行平战结合的产能储备,构建应急物资合同储备和生产储备物联网平台。


  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推行“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组织模式,鼓励省内高校增设预防医学等公共卫生相关学科专业,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统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根据《方案》规定的建设任务和实际情况,建立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重点建设项目库,分年度组织实施。收集、筛选项目272个,总投资估算约341亿元,分4年推进项目建设。


  加大省级投入,从2021年起省预算内基建资金每年安排2亿元、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市、县人民政府要足额安排项目建设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申请政策性银行贷款,鼓励符合市场融资条件的项目实行市场融资。加强用地保障,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要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项目划拨用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