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有哪些优势?补哪些短板? 湖南在行动:申建国家中医药综改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1-04-09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寻晓燕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3—5个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和全国人大代表、永州市政协委员唐纯玉等,分别提交了《关于将湖南省设立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议》。


  申建示范区,湖南有何优势?要补足哪些短板?如何改善中医药产业监管?4月6日,省政协经科委、文教卫体委、社法委共同组织了一次监督性调研活动,主题是“助推湖南申建国家示范区及改善中医药产业监管”。省政协委员、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医药企业负责人等展开了一场中医药改革新路径大探讨。


  优势

  湖南是中药材资源大省


  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科研楼的本草陈列馆中,收藏着药材腊叶标本10万份,药材样品8000份,种质资源4000份。


  中药研究所生药研究室副主任刘浩告诉湘声报记者,这是自2011年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院历时10年在全省采集的成果。


  刘浩介绍,湖南是传统的中药材资源大省,此前第三次全国普查湖南鉴定的中药材植物是2076种,而第四次普查湖南初步鉴定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有5000多种,较之前翻了一番,可见湖南的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


  湖南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将中药产业链列入全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并提出打造中医药千亿产业的目标。按照规划,至2022年,全省中药材面积将发展到520万亩,年产量达260万吨,加工转化率95%,全产业链产值接近1100亿元。


  让省政协委员、补天药业董事长戴甲木深有感触的是“湘九味”名药培育工程。补天药业产品的主要原料茯苓便是“湘九味”品种之一。在“湘九味”工程推动下,如今该企业已占全国茯苓市场份额的70%。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湘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已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1年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另外,湖南在中医药科、农、工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戴爱国介绍,湖南的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善,现有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116家,三甲医院23家,中医医疗机构2500个,基本达到县县有中医院,中医医疗服务约占全部医疗服务的30%左右。按照湖南省“十四五”规划,未来将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


  2020年9月颁布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办法》,其中对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责任进行规定,推出五大举措力推中医药事业发展。


  湖南中成药走出国门


  装复合袋、封口、装小盒、热缩、打包,员工们动作娴熟。这是安邦制药中药固体制剂外包车间里的场景。一盒盒银黄清肺胶囊从这里生产出厂,市场供不应求。


  银黄清肺胶囊是安邦制药的独家新药和拳头产品,也是湖南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成药。2019年5月,安邦制药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大学共建“中巴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并成功推动银黄清肺胶囊成为在巴基斯坦上市的首款中国中成药。


  2016年至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仅批准上市了7个中药新药,其中就有湖南方盛制药生产的小儿荆杏止咳颗粒。


  在方盛制药研发中心,展示着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各款新药及产品大研发体系架构。董事长张庆华介绍,新药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研发投入已占收入的4.2%左右。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湖南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产品入选省级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有些产品还被纳入国家防治新冠肺炎目录。海外疫情暴发后,安邦制药向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荷兰、意大利等10个国家援助了银黄清肺胶囊,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戴爱国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科研创新上具有优势,通过产学研融合,已研发中药新药70多个,与省内7家医药上市公司实现校企合作,累计产值超过200亿元。


  建议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体系


  调研中,各界人士就改善中医药产业监管、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进行了深入探讨。


  省政协经科委主任吴金明介绍,前不久,部分中医药企业向省政协经科委、省生产力学会反映,由于中药品种工艺合规性等问题,监管部门与中医药企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为此,省政协经科委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并赴省药监局开展了专题调研协商。


  2020年,湖南作为药品工艺信息采集的3个试点省份之一,药监部门启动了工艺变更再注册工作。目前药监部门办理工艺变更申报的工作,均是基于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创新药(化学药)临床试验期间药学变更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新法规定药品实际生产工艺与原注册生产工艺不一致就是制假,这成为了悬在中医药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省人大代表、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飞驰建议药监部门充分利用试点机会,对2020年12月31日以前已进行工艺变更的所有产品予以批准同意,对在此日期之后的药品工艺变更,则按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备案审批。


  吴飞驰认为,试点的宗旨是理顺工艺,如果湖南在注册改革方面先试先行,能为解决工艺变更历史遗留问题大胆开创出新的解决方案,将为湖南申办示范区产生积极影响。


  申建示范区对湖南中医药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机遇。吴金明认为,如何在“大有可为”中“大有作为”,重在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他建议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现代中成药工业体系、医院制剂研发生产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成为中成药先进制造业政策示范区,以此吸引全国制药工业向湖南转移。


  培育一批“湘中药”大品种


  “湖南中药材总蕴藏量、品种数长期位居全国第二位,但中药主营业务总收入却不在前列,在中成药品种中,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单品仅28个,过10亿元的大品种一个也没有。”戴爱国直指产业发展痛点。


  戴爱国建议,要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一批质优高效、年销售额过10亿元中成药大品种和过亿元的“湘中药”大品种,以及年销售额过100亿元的“湘中药”龙头企业,建立一批集中药材、中药系列深加工和大健康产品于一体的中药科技产业园,做强工业链。同时,通过做大上游种植链、做活商贸流通链、做优中药康养文旅业等延伸链,打造湖南中药材的全产业链。


  “信息化建设是未来中医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板块,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湖南中医药资源大数据库。”省政协委员、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谭英正在参与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知识共享平台”,该平台集纳中医药文化科普、中医古籍文献资源电子化保存及应用等方面,通过“互联网+”赋能中医药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主要服务于初中级中医药专业人员,对中医药传承创新意义重大。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要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刘平安认为,要鼓励中医药产品创新,进行二次开发,加强大品牌的产业引领作用。


  “目前中医药在总体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存在中医药资源配置极不平衡等制约因素。”全国人大代表、时代阳光药业执行董事唐纯玉建议要大胆改革公立医院,将中医、中药全面纳入医保,优化中西医配置结构,公平分配医药资源。


  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郭子华表示,湖南申报示范区的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支持助力下,各中医药相关部门正在协同联动、有序推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