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奥运冠军谌利军与启蒙教练 18年风雨相伴
发布时间:2021-07-30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龚蓉


  7月25日,东京奥运会,来自湖南的运动员谌利军在举重男子67公斤级比赛中绝地逆袭,以抓举145公斤、挺举187公斤、总成绩332公斤喜获金牌。在谌利军的安化老家,民建会员、谌利军的启蒙教练蒋益龙、谌利军的母亲以及亲朋好友一起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那一刻,蒋益龙心中无比激动和自豪,他深知这一路走来,谌利军很不容易……


谌利军.jpg


  不能荒废了好苗子


  1993年,谌利军出生于安化县杨林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3年,10岁的谌利军被益阳市少儿体校举重教练蒋益龙在一次机缘巧合中发现。蒋益龙说,当时谌利军个子不高,但立定跳远能跳出2.36米,俯卧撑一口气能做50个,身体素质和爆发力之强令人吃惊。


  蒋益龙兴冲冲地跑到谌利军的家里,动员他的父母送孩子去体校训练。当时谌利军的父母有很多顾虑,并没有答应。为了不错失好苗子,蒋益龙克服交通极为不便的难处,先后5次到谌利军家里做工作,用执着和诚意打动了他的父母。


  谌利军从事专业举重训练没多久,他的爷爷患病去世,父亲也身患重病,还有一个先天残疾的叔叔,全家靠他母亲一人在砖厂做工维持生计。因为交不起生活费,谌利军的妈妈多次到体校,含着泪要让谌利军退学。“利军是个好苗子,不能荒废了。有困难,我们一起克服。学费、生活费你有钱时就交一点,剩下的我来垫。你放心,有我在,孩子有饭吃,也可以训练。”每次蒋益龙都极力安慰谌利军的母亲,并打消了她要求退学的念头。


  其实,蒋益龙打心底已经把谌利军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在益阳市体校训练的3年半时间,蒋益龙不但承担了谌利军的大部分学费、生活费,还经常炒肉烧鸡给谌利军等学生打牙祭。体校条件艰苦,每天训练课后,蒋益龙总是带着孩子们到自己家洗澡、洗衣服。每当有孩子过生日,他和妻子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做上一桌丰盛的大餐。蒋益龙对谌利军等学生的照顾无微不至,以至于他的女儿曾在作文中抱怨:“父亲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亲生女儿。”


  正是这种如父爱般的关心,让这些小运动员们在远离父母的同时,同样能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训练中,蒋益龙也因此被评为“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


96597_zhangchunmei_1627577286983.jpg

  谌利军与启蒙教练蒋益龙


  “梅山力士”的挫折与奋进


  2006年12月,蒋益龙将谌利军送到省举重集训队。从此以后,他每个星期都会给谌利军打电话,像父亲一样事无巨细,千叮万嘱。2012年,谌利军的父亲、叔叔在3个月内相继去世,谌利军久久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蒋益龙多次到长沙安慰、开导他,陪他一起渡过难关。


  为了帮助谌利军备战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蒋益龙多次到吉首陪他训练,照顾其饮食起居。全运会期间,蒋益龙又专程去了沈阳,见证谌利军勇夺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谌利军因为抽筋遗憾退赛,举重事业遭受重大挫折。蒋益龙第一时间打电话安慰他,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一定会成功。在他的鼓励下,谌利军从退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继续刻苦训练,向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如今,谌利军终于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蒋益龙由衷地为他感到自豪和高兴,希望他能在举重的道路上继续发扬“梅山力士”的拼搏精神,再创佳绩。


  蒋益龙现在仍然坚守在益阳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他表示,将会一如既往,用心培养好的举重苗子,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