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浏阳“候鸟农民”:在海南种出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3-07-14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闯天下-创未来-750-420.jpg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一曲《浏阳河》传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逐梦前行。


千百年来,浏阳河孕育了浏阳人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的性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批浏阳人走出家门,一路南下到海南闯荡,租地育种、种植蔬菜,他们克服万难、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个农业奇迹,也开拓出一条条致富道路。


他们如同候鸟一般,每年9月从浏阳出发,到次年4月从海南回乡,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如今,这群“候鸟”从青壮年步入知天命甚至花甲之年,但他们的“闯创干”精神却依旧绽放光芒。


湖南政协新闻网

82岁的杨意红在辣椒大棚查看辣椒生长情况。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摄


闯出一条新路来


上世纪80年代,浏阳市为推进以现代化农业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引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候鸟农民”的诞生。


浏阳“候鸟农业”能够发展壮大,杨意红功不可没。


杨意红出生于浏阳市葛家镇。小时候,他便对农业产生浓厚兴趣,经常四处找来有关农业的书籍阅读,一本本笔记本上记满了学习心得。


后来,杨意红先后创办了试验农场、化工厂,开展包种子、包技术、包销售的“三包”服务,成立了浏阳果蔬实用技术研究所。


那时,杨意红浑身充满了干劲,无论晴天、雨天,都穿梭在浏阳各个乡镇,最远的一次他骑行上百公里,将新技术、新品种推介给所到之处的农民。“卖西瓜时,最多的一天卖出17卡车。”壮观的销售场面,让村民们对杨意红赞不绝口。


年轻肯干的杨意红也吸引了一波年轻人,陶丙炎便是其中一位。高中毕业后,陶丙炎找到杨意红,跟着他学农艺。


浏阳果蔬实用技术研究所逐渐有了名气,在研究所的支持和协助下,一些村的蔬菜、西瓜产值达数万元,老百姓的收入直线上升。


由于本地辣椒挂果期不长,供应市场的时间短,杨意红想到了海南。“三亚冬季少雨,气温在25℃-30℃,非常适宜辣椒的繁育,培育出来的辣椒产量高、质量好。”杨意红有自己的盘算。


1987年,在湖南省农科院园艺所的帮助下,杨意红决定在海南繁育西瓜和辣椒种子。“南繁不仅是品种培育的加速器,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科研平台。”此时的杨意红期待着,在海南这个新天地,闯出一条新路来。


湖南政协新闻网

1995年,湖南省蔬菜办负责人到浏阳“候鸟农民”所在的海南蔬菜基地调研。


南繁基地里的岁月


闯的道路上,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来到海南南部进行种子繁育,被称为“南繁”,他们的试验田,则称为“南繁基地”。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这是当时南繁人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也是艰苦条件的真实写照,杨意红很快就有了切身体会。


“从长沙坐火车到湛江,再乘轮渡船到海口,再转汽车到三亚,花了几天几夜。”杨意红回忆,他带着两个纤维袋,里面装着衣服、被子和繁育的工具,一前一后地挂在肩膀上,晃晃荡荡的。


在海南,居住的环境也十分艰苦。浏阳市镇头镇人张固平是1982年来到海南的,据他回忆,当时大家就住在租的田地上,用树木搭建一个棚子,棚子先是用椰子叶片围栏起来,后来改用塑料薄膜和彩条布。


由于育种需要大量本地人,他们几乎不在同一个地方租地,而且大多每隔一两年就换一个地方。刚开始,基地偶有被偷或与当地人发生争执的情况发生,如何与当地人打交道,成为一堂必修课。杨意红说:“为了与当地人建立感情,我们每到一处都会把种菜技术主动传授给当地农民,帮助他们种好菜,同时雇请他们做工,按时付工资。”


杨意红的儿子杨以龙一干就是30年,在他看来,南繁最辛苦的还是人工授粉,“几乎每天清晨5点多就要起床,提前准备授粉管、记号笔等,下班后又要整理工具到深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自浏阳的“候鸟农民”,就这样与田野为伴,走过了自己的岁月。


湖南政协新闻网

1997年,浏阳“候鸟农民”在海南蔬菜基地育种授粉。


互帮互助同致富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内地反季节瓜菜的需求不断增长,海南也成为全国反季节瓜菜最重要的供应地之一。


每年晚稻收割后,趁着冬春的农闲时节,大量浏阳农民一路南下,前往海南种植反季节蔬菜,待来年春暖花开时又赶回浏阳投入春耕春种。


1994年,辣椒价格涨到每斤8元至10元。之前,浏阳人张固平与有关单位签订了辣椒销售合同,合同上的辣椒价格要便宜一些。最终,他还是按照合同价卖给了对方。不少人觉得他亏了好几万元,但张固平却笑着说,是少赚几万。


为了更好服务浏阳农民在海南发展,1995年,杨意红牵头组建了浏阳市果蔬协会,并在三亚挂牌成立,全力做好技术服务、组织营运销售、掌握市场信息、协调各方关系等工作。也正是在这一年,湖南省蔬菜办把浏阳市果蔬协会在海南牵头开发的蔬菜基地作为省重点蔬菜基地。


面对蔬菜价格的一路上涨,在海南发展的浏阳农民带着亲朋好友,来到海南三亚市、陵水县、琼海市、万宁市等地种植蔬菜,高峰期达数千人。


让杨意红颇感欣慰的是,在海南,大家互帮互助,共谋发展,“会员一个电话,技术人员就到田间看苗情、查病虫,做技术指导”。


此后,浏阳种菜大军在海南得到了快速发展。浏阳市镇头镇土桥村的陈孟来还记得,有一年,他负责联系的蔬菜制种量达5万公斤,制种小组有30多个共300多人。


1996年到1998年,浏阳市果蔬协会共组织1.8万人次(九成是浏阳人)在海南租地6.3万亩次,进行辣椒栽种和种子繁育,运回内地蔬菜13万吨,繁育辣椒种子19万公斤,年产值超亿元,年收入达3000万元。


凭借候鸟般的勤奋和全新的发展理念,这群“候鸟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根据杨意红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最为集中时,在海南种植的浏阳农民有7000多人,租地超过4万亩。但并不是每年都能赚钱,杨意红分析1996年至2006年的经营情况发现,10年来,有7年赚钱,有3年不赚钱,每年最高的户纯收入超过40万元。


在海南育种取得了诸多突破和成果,成功培育出上百个辣椒新品种,数十个品种通过了审定,很快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杨意红一度成为湖南“候鸟农业”的领军人物,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浏阳人在海南种菜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湖南农村劳动力外销的特色队伍之一,为湖南省的蔬菜和种子供应作出了贡献,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象。


湖南政协新闻网

上世纪90年代,杨意红在海南蔬菜基地指导来自浏阳的“候鸟农民”种植辣椒。


返乡促进产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人力成本上升、物价上涨等原因,到海南种植蔬菜的收益下降,浏阳农民慢慢地结束了“候鸟之旅”。


1998年,55岁的张固平回乡后,在村里担任过职务,经营过化工厂,还担任一家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法人代表,继续带领村民致富增收。此外,他还担任当地老年协会会长,“老了还是要找点事做,才有味道”。


目前,在琼海的浏阳人也就十几户。陶丙炎在琼海也早已不再种植蔬菜,而是开了一家化肥店。“在外打拼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要回家的。”再过几年,陶丙炎也会和妻子返乡。


2010年,69岁的杨意红回到家乡。杨意红说,他不再单纯地追求经济利润,而是开展科研育种,促进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他把目光聚焦到如何让辣椒抗高温、更高产。历经多年努力,他培育出的辣椒树能长3米多高,实现亩产辣椒5000斤以上,且在气温达到40℃以上时还能结果。但杨意红却不急于推广,“多做试验比匆忙入市好,新品种要经得起考验”。


“少小怀梦学农艺,浏阳精英传宗义。弹指一挥六十年,服务不计名和利。感恩社会遇知己,未能回报心铭记。岁月悠悠催人老,庆幸暮年人摸地。可喜事业未停留,抱团同行共勉励。”75岁那年,杨意红写了一首诗回顾自己的农业之路。


如今,82岁的杨意红依旧每天起得早早的,然后到辣椒基地工作,他仍记得18岁时“立志在农村干一辈子”的目标,这句话被记录在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数十年过去,杨意红笑着说:“我还是说到做到了。”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