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诗经·蒹葭》,被短短的几句文字所震撼。“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的想象,在诗歌里,如白露耀眼闪烁,蒹葭般随风而舞,夹杂着伊人在水一方的感叹。我想,那诗里所写白露,是草木上的白露,夹杂着伊人的芳香,伴着似水流年的梦境。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从白居易笔触里不难看到白露里的草木情结。陈毅元帅在《赣南游击词》中提及,天将晓时,山野之间的战士们满身沾染野草,衣服被寒露侵扰,树间的知了却在“唧唧”鸣唱着,那真是不堪回首的赣南游击岁月。很多时候,我想起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白露,在朝露斜阳中,恍如人生的悲喜与迷茫,也正如曹操所写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是让人深思的凝重,也似临窗呢哝的秋意,更有心灵悠深的禅意。
“白露身不露,赤膊当猪猡。”俗话说的是,白露时天气变凉,昼夜温差高达10多度,那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便凝结成了小水滴,密集地附在花草木叶之上,待到晨光映照,晶莹洁白,因而得名白露。古人认为夜气为露,属于阴之液,是天上赐给人间的宝贝,并将露水收集起来用以治病,称之为甘露,在镇江还有个甘露寺。金秋白露,沉淀着滋润万物的甘甜之美,比喻为雨露深恩的意蕴。因此,汉武帝也深信不疑,他筑高坛、树仙人、擎玉杯、承天露,取而饮之,以求长生。
南方白露时,茶树又吐新叶,此时的茶叶没有春茶稚嫩和夏茶青涩,却像一个成熟的男人,带着历经沧桑的厚重感,染着浓郁秋风的意味,在它被晶莹露珠吻过之后,缺乏的是朦胧春茶的清纯和炽热夏茶的梦幻,却拥有了人间的烟火气息,以及热烘烘农家人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在秋季勃发而出的茶,取名白露茶,茶的名字好听得让我想起秋兰之上的露珠,还有千年蒹葭的草木灵气。
白露,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农忙季节,农人怀揣着丰收的喜悦走进了田间地头,他们挥镰扬鞭,拉开了秋收大幕。这时,谷子黄了,棉花白了,枣儿红了,桂花香了,那芙蓉正艳,银杏泛金,山里的核桃、野梨、葡萄、趼子、五味子……都已经熟透了,让人垂涎欲滴。我知道,白露之后,那些庄稼和土生土长的果实,都赶着节气而来,满山遍野。我想,这是大地对农人的馈赠,正如那山坡上盛开着的山菊花,笑脸迎接,随风起伏,充满了迷人的风情。
到了白露才知风冷,意思是告别暑热之后,白露从今夜降临,天气也自此而日渐变凉。此时,来到苹果、葡萄、石榴、柿子成熟的乡村,看着竹架上嫩黄的丝瓜花,一簇簇梅豆角个个精神焕发,还有远处的野菊花在山坡肆意开放。我突然感觉,白露约会了人间草木、瓜果谷物,还有野菊纯美喜人的灿然金黄。那节气上的白露,与菊花一样,傲霜斗寒,不屈不挠,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降雨后寒凉袭来,我手捧着一碗米酒,伴着潇潇的雨水一口饮下,那酒微辣,带着丝丝甜意,让温热传遍我的全身。我极目远望,天空微朦,群山延绵,似乎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悠悠而来,如月出云崖、流萤飞舞、田野清幽,像行人不疾不缓的步伐。
人间白露,也是草木上的白露,通过草木的身体抵达人类的心灵与生命,因而变得更加趣味盎然。
文 | 鲍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