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现场直击,助推砂厂整改
永州市政协优秀案例展示之二
履职关键词:
现场核实污染问题 走村入户听取意见
桴江河,发源于双牌县阳明山林场步步岭,在赤石迴村汇入潇水,是潇水一级支流。河两岸山岳对峙,谷深径幽,有桴江渡槽、罗王庙等景点,素有“永州九寨沟”的美誉。
7月21日,永州市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周春林接到群众反映:“双牌县茶林制砂场生产废水直排桴江河,下游全是泥浆水,沿河村民无法用于庄稼、农田灌溉。”随后,周春林会同绿色环保协会生态环境监督员来到茶林桴江河村,走村入户听取村民意见建议,现场核实污染情况。
“制砂场噪音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砂场的泥浆水直排到河里,也影响了下游村民的饮用水源。”周春林说。
整改前的茶林制砂场。
此外,砂场还租用了村里的三口小鱼塘,用作制砂废水沉淀池,阻断了由此经过的灌溉用水渠,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灌溉。在三口小鱼塘被废水沉淀泥填满后,砂场方没采取有效措施,泥水直排到桴江河,河中黄泥延伸至下游百米左右的陡坡塘,导致陡坡塘的泥沙齐腰深,且浑浊不清。
当时适逢旱季,村民需引水灌溉稻田,然而稻田内也有一层黄泥,需要人工清理,否则将破坏农田土壤,影响收成和后期耕种。
在进入制砂场查看环保设施,并跟砂场负责人沟通了解后,周春林发现该砂场没有按照《湖南省砂石骨料行业规范条件》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同时,废气污染防治不达标,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进料和破碎制砂粉尘、堆场扬尘、装卸粉尘和运输扬尘。场内也没有按照环评报告表要求将易起尘物料堆存采取半封闭式堆放,场内运输未配套喷淋装置等。
“砂场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也不到位,主要涉及洗砂废水和生活污水,按照环评报告表批复,洗砂废水经污水收集池沉淀池、污水罐絮凝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结果砂场外排到桴江河去了。”周春林还发现,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达不到降噪要求,如居民反映,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砂场还存在未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规定落实,自主开展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问题。
了解情况后,永州市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将问题反映给市政协改善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协同永州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7月26日,相关部门对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在污染防治措施完善前不得开工生产。
停产的茶林制砂场。
“作为政协委员,有责任前往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诉求。以监督环境污染为主,以解决问题和协调企业与村民关系、化解双方矛盾为辅,将有可能形成的舆情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在周春林看来,身为一名政协委员,要积极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环保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以更好地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政协力量。
文|政协融媒记者 邹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