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委员河长”制,扩大巡河“朋友圈”
郴州市政协优秀案例展示之一
履职关键词:
选聘委员河长 闭环运行机制 联合巡河
发源于骑田岭的郴江河,似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勾勒出迷人的山水景观。河岸边,时常出现政协委员河长巡河的身影。今年三季度以来,郴州市政协把“委员河长”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的一种新形式、新创举,不断推向深入。
8月31日,郴州市“委员河长”工作启动会议召开,为选聘的一批市、县政协委员颁发了“委员河长”聘书,这标志着全市“委员河长”工作正式启动。
郴州域内水系网络发达。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全覆盖,共明确河长3337人。随着人手不足等问题逐渐浮现,如何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巡河护水,形成保护河流溪水的合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郴州市政协主动作为,赴福建省三明市学习考察“委员河长”工作,并积极同郴州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结合郴州实际,制定了《郴州市“委员河长”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委员河长责任义务、委员河长选聘条件、选聘委员河长程序与办法、委员河长履职内容及方式等内容。
“委员河长”工作采取“委员总河长+委员河长+委员副河长+政协专委会负责人+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政协委员”履职模式,既鼓励委员广泛参加,又统筹考虑委员个人实际和河流分布等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稳步推进,全面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使其履行宣传引导、视察调研、反映问题、监督评价、引领示范等职责,以助力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美丽郴州建设,为实现“郴州好水、生活更美”目标贡献政协力量。
9月开始,全市11个县市区陆续启动本辖区内“委员河长”工作,共确定了“委员河长”356名。其中,市级“委员河长”10名、“委员副河长”18名,县级“委员河长”157名、“委员副河长”171名。
市、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担任本级“委员河长”,带动政协专委会、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工作室)负责人、广大委员及乡镇(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政协工作专干积极参与,实现全市主要流域巡河全覆盖。
在“委员河长”工作中,郴州市政协建立并完善了“问题(建议)交办——部门处置——河长评价”闭环运行机制,协商市河委会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河长办开展联合巡河等。截至目前,市、县委员河长带领委员巡河137次、反映问题156个、形成微建议49篇,助推解决了一批河湖环保问题。
巡河途中,委员河长遇到河湖管护重点难点问题,常常进行现场交办。永兴县委员河长在九山河马田段等地开展巡河踏察时,发现入河排污口水质异常,随后前往相关污水处理厂进行视察监督,并将问题交办给职能部门负责人,建议查明原因,限期整改。
如今,“委员河长”工作成为郴州政协系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的新抓手,成为助推美丽郴州和美丽湖南建设的得力举措。
文|政协融媒记者 邹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