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43年的唐燕山,是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衡祁村离任村干部,也是一名老党员,曾多次荣获省、市、县级荣誉称号,真正践行了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让鲜红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他是一幅画,一幅绘制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勤政务实画。唐燕山于1987年至2014年间担任青堰村村主任,青堰村地理位置偏僻,资源禀赋不足,经济较为落后,任职期间,他一心想改变村里落后面貌,攻坚克难带领百姓脱贫致富。要致富,先修路,他号召老百姓齐心协力兴修村内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资金不够就发动大家捐款自筹,砖瓦不够就村里自己烧制,这些“麻烦事”为村里发展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强产业,促发展,唐燕山带领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000多亩水果。唐燕山说:“当干部,要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要有‘大格局’,抛开‘小算盘’;要有‘公仆心’,不摆‘花架子’;要有‘真功夫’,不耍‘假把式’。”
他是一首诗,一首书写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无私为民诗。“兴办教育,泽被后世”,曾经的青堰村交通十分落后,娃娃们要走十来里山路上下学,唐燕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一边向上级申请资金,一边自己借钱筹款,带领全家人无偿参与建设,修建了青堰小学,寒暑假期间学校无人值守,他便告别家人搬进校园,成为一名“专职保安”。如今,青堰小学学子遍布各地,唐老依旧驻守山村。“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唐燕山自学法律,考取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证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调解群众矛盾,维护邻里和谐,他奔走在村中的各个角落,调处矛盾100余起,无偿为老百姓打了30多场官司,还在镇司法所无偿工作了11年。与群众打交道多了,难免会有误会,唐燕山说:“身为基层干部,要做到骂声、哭声、抱怨声声声入耳,难事、烦事、揪心事事事上心。”2001年,唐燕山荣获湖南省司法厅“优秀人民调解员”、衡阳市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他是一支歌,一支歌颂了“风云过后心存淡,克己奉公勤自勉”的朴素担当歌。在唐燕山的家里,满桌的书籍中,一本《习近平著作精选》尤为醒目。在他看来,活到老学到老,书中蕴含着人民至上的立场情怀,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点,蕴含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他虽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并不“安分”,仍致力于公益活动。他一生严于律己、勤俭节约,教育子女要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此前,归阳镇党委派专人前去探望他,询问他生活上是否需求帮助,他婉言谢绝并表示:“党组织培育了我,已经给了我莫大的恩惠,我还亏欠党组织很多,将用余生尽力弥补。”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煜 通讯员 唐云鹏